Month: June 2024

K.O. 腫瘤筆記-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有好日子、也有壞日子

英國王儲妃凱特「被消失」數月引起傳媒大眾猜想,公眾人物的健康狀況,從來都是越要隱瞞就越難隱瞞,甚至越描越黑,最終當事人還是要現身公開病情。這些新聞我從來都後知後覺,不過與癌症相關就一定會有人問我,今次最常見的問題不外乎以下兩個: 一. 為什麼在手術後才發現癌症?有些情況是為良性疾病做手術,病理報告卻意外發現癌細胞,需知道癌症的診斷基本是從病理學鑒定作準,亦即是要從手術切除或採集的樣本中鑒定才能確定,而影像所能偵測的陰影、腫瘤,或是什麼癌指數升高等等都不一定是惡性,所以在手術後才確診癌症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 二. 什麼是預防性化療?早期癌症可以手術完全切除,達致根治效果,但眾所周知這些病人也有復發的機會,其中一個可能就是手術後身體還殘存微量癌細胞,所以醫生會視乎腫瘤的類型、惡性、分期等等資料去決定是否需要在術後做一些治療,這些治療不代表病人身體裏面一定還有癌細胞,只是配合臨床研究數據作適當風險管理,減低癌症復發的機會!不過術後治療多以化療、鏢靶藥、免疫治療或電療為主,難免會產生不良反應,正如凱特說「有好日子也有壞日子」,幸好這些不良反應一般都比較短暫,身體能夠完全復原,所以最重要是「面對不確定的時候,要坦然面對」! 常言道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如何處理逆境!凱特在抗癌的艱難時期仍不忘發放正面的訊息,除了安撫大眾不用為她擔心外,亦真摯地說出癌症患者的心聲,以公眾人物的身份為廣大的癌症病人給力,令他們感受到抗癌路上並不孤單!

專欄

塞爆血管驚發現 年紀輕輕都會有高膽固醇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等統稱為「三高」的慢性病患是中老年人士的專利,但其實即使健康正常的年輕人也不能倖免。就好像三十多歲的李先生(假名),多年來都有長跑習慣,飲食亦算健康,身形保持標準,從未留意原來高膽固醇已經悄悄來襲,直至他發現跑步表現變差和出現心口痛,才驚覺血管已被膽固醇堵塞致嚴重收窄,需要進行通波仔手術。專家指膽固醇過高並不可怕,最重要是盡早發現,以及採取適當的治療降低膽固醇,便可以有效預防心臟病及中風等併發症發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江振昌指出,如李先生的年輕病案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尤其是隨著現代飲食日益西化,加上缺乏運動,導致三高患者有年輕化傾向,有些人甚至廿多歲已經膽固醇超標,但他坦言膽固醇過高往往沒有任何症狀,通常因為其他原因做身體檢查或家人患病後追查,甚或如李先生般發生併發症後才發現。 年輕又健康 膽固醇都可以超標 「膽固醇是人體必須的物質之一,但過多則可以誘發血管出現粥樣硬化及收窄,影響則視乎受影響的位置而定。如果心臟血管受影響,可以引發冠心病;發生在腦部血管就可以引起缺血性中風;若波及腳部血管便可產生周邊血管病變。」江醫生說,患高膽固醇的時間愈長,出現併發症的也愈高,故此愈年輕的患者,更需要盡早控制膽固醇。 身體需要膽固醇,而膽固醇亦有「好」有「壞」,好膽固醇有助血管健康,壞膽固醇就是血管粥樣硬化的元兇之一,而高膽固醇主要是指壞膽固醇太多。 高危人士更須嚴控膽固醇 壞膽固醇有幾高才算是過高?江醫生表示:「健康正常的成人,壞膽固醇應維持在3.3mmol/L或以下,若能低於2.6mmol/L便更為理想。如果壞膽固醇介乎3.4至4.2mmol/L屬於偏高,超過4.2 mmol/L為過高,如在4.9mmol/L以上則是極高水平,有些家族遺傳性高膽固醇患者更可超過7mmol/L。」 不過,對於本身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人,如患有糖尿病或曾通波仔,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健康人士為高,所以需要將壞膽固醇控制在1.8甚至1.4mmol/L以下的更低水平。 江醫生指出:「膽固醇水平固然會受後天因素如飲食習慣等影響,所以大家平日宜盡量少吃油炸及加工食物,避免攝取飽和及反式脂肪,也要有適量運動,但即使生活及飲食健康,先天遺傳因素對膽固醇高低仍然扮演主要角色,因此如要有效降低膽固醇,藥物治療很多時也無可避免。2」 新式口服藥物助降膽固醇 用於降膽固醇的藥物有很多種類,可以配合病人的不同需要。江醫生稱,醫生建議治療時會按病人的情況及需要而定,譬如用作一線使用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降低壞膽固醇水平,以及穩定血管內由膽固醇形成的斑塊,但藥物亦可能會產生肝酵素上升、肌肉疼痛及發炎等副作用,一些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或無法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則可考慮使用其他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假如口服藥物未能令膽固醇達標,可以加入針劑協助,以取得最理想的控病效果。 在香港,近半成人都有高膽固醇問題,不想心臟病發或中風後追悔莫及,江醫生鼓勵大家宜及早接受檢測,盡早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強調只要採用適當的治療,配合健康的生活模式,定然可以膽固醇降低至所需水平。

專欄

男士更年期症狀有得醫 坦然面對釋疑慮

奮鬥大半世建功立業的大男人,越過高峰邁向人生收成期,卻同時漸漸感到心力不逮,經常氣燥事事不順眼……莫非已踏入傳說中的「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並非傳說,跟女性更年期一樣,是生殖荷爾蒙隨年紀自然下降的人生過程。男性更年期在西方醫學英文稱為Andropause,雖然沒有如女性般「收經」,卻會令男士在40歲打後,睪固酮(英文稱為Testosterone)水平開始逐漸下降,尤其在45歲至60歲之間,下跌幅度和速度更明顯。 一旦睪固酮水平跌至不足以應付日常身體所需,就可能出現三大類症狀,包括: 一. 身體變化:經常感到疲倦、精力不足、肌肉力量下降及肌肉減少,以致身型看起來「好似縮咗水」,但腹部和胸部卻脂肪增多,於是即使體重沒有增加,也可出現「大肚腩」和「肥仔波」; 二. 情緒變化:情緒波動大以致易怒易焦慮,做事缺乏動力失去衝勁; 三. 性功能障礙:性慾下降、出現勃起障礙甚或會兼有排尿問題等。 為什麼睪固酮太低會導致以上症狀?因為睪固酮是主要的男性荷爾蒙之一,負責操控男士身體的肌肉及脂肪分佈,並會影響其精神狀態及性功能。雖然身體實際需要的睪固酮不算多,而且未必所有男士都會因睪固酮水平下降而造成症狀,然而當出現上述的身心變化,卻會令男士頓時有未老先衰的挫敗感,並可能羞於啟齒而加劇焦慮,於是又會令生理症狀嚴重化,造成惡性循環。此外,肥胖、久坐不動、吸煙習慣、過量飲酒亦會使男士的更年期症狀較早出現或較一般人嚴重。 男士若懷疑自己出現更年期症狀,應求醫做臨床檢查,及安排血液測試來檢驗睪固酮水平是否偏低,有需要或要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患危疾或慢性病的可能性。 當診斷是因男性更年期導致睪固酮下跌而出現相關症狀,-般建議先改變生活模式,包括:均衡健康飲食、養成恆常運動的習慣、充足睡眠及壓力管理,以及戒煙少飲酒。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除了可幫助改善症狀,也可有效改善整體身心健康,對所有男性均有益處。 當改良生活模式後,睪固酮水平仍見偏低及症狀沒改善,就絕不可輕視,因有研究指男士荷爾蒙太低可增加心血管病及腦血管疾患的風險,建議可咨詢醫生,按身體情況考慮選擇處方荷爾蒙補充療法,以幫助男性荷爾蒙回升並緩解症狀。這類荷爾蒙補充劑有口服、針劑及啫喱狀塗抹劑三種使用方法,方便不同生活習慣的男士。口服藥需每日服用,針劑需每3至4星期注射一針,啫喱塗抹劑一般塗於大腿或腋下。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男士亦要定時覆診,以監控睪固酮指數沒有過低或過高。但要注意荷爾蒙補充療法對於患有或曾患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中風及心臟病的男士而言,容易出現副作用風險,因此必須事前跟醫生溝通,評估相關風險。 至於因更年期而影響性功能的男士,只要去求醫就可接受有效的藥物治療醫好性功能障礙,故切勿服食坊間成份不名的所謂壯陽藥,也毋須過量進食動物器官所謂以形補形,以免攝取大量高脂高膽固醇。此外,男士即使發現血液中睪固酮水平偏低,也不會引致不育,因為睪丸製造精子主要靠濾泡刺激素(FSH)刺激,睪固酮反而不需用太多,而且睪丸內的睪固酮含量比血液內的高,因此亦足夠製造精子時使用。 更年期只是人生歷程的一小段,堂堂男子見慣風浪,又怎會被擊倒?有懷疑有不適,莫將心事藏於心底,不妨坦誠告之家人、伴侶,讓他們為你分憂,陪你病向淺中醫。

專欄

「零期」使唔使做手術? 拆解乳癌篩查迷思

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發病年齡中位數大約是40至50歲,但漸有年輕化趨勢,以前我們說30歲或以前患乳癌很罕見,近年臨床所見20歲出頭的個案也有,病人還在唸大學的年齡,是十分不幸的例子。 和大部分癌症一樣,乳癌若能在早期發現並開始治療,根治機會遠高於中後期才發現,例如「零期」的乳癌,即原位乳癌,顧名思義是腫瘤仍停留在它原本發生的位置(乳房之內),還沒有任何擴散的跡象,康復機會十分高。 「零期」乳癌很多時都是透過篩查發現,即針對沒有任何症狀的女性,例如乳房沒有任何不適,自己也沒有摸到乳房有硬塊的情況下,安排做檢查。一般建議女性在40歲開始,每2至3年接受一次乳房造影檢查,若透過這檢查發現不正常的陰影,便會進一步做組織抽針檢查,有機會發現較早期的乳癌,並盡快開始治療,根治的機會遠高於後期才發現的乳癌。不過,部分病人對乳癌篩查的過程和後續處理,仍有一些迷思,包括: 1. 乳房組織抽針檢查分為粗針和幼針,是否粗針會比幼針痛? 插針抽取乳房組織時用粗針還是幼針,主要是由醫生根據初步檢查結果決定。幼針大約是平時抽血所用的針嘴大小,粗針則大約是原子筆的筆芯粗幼。不少病人聽到粗針即以為會很痛,但其實不用擔心,因為以粗針抽組織的過程是會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先在皮膚表面注射麻醉藥,所以整個過程不會有太多的不適。反而幼針由於只像平時抽血,大多不會麻醉,反而會有點不適,但一般都不會很痛。 2. 若篩查發現零期乳癌,是否不需要做手術? 病人期望零期乳癌不需要做手術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是零期乳癌也需要切除。因為零期乳癌若不處理,一般都會繼續發展,若發展至第一、二期就必須做手術,並且比零期時做手術需要切除的範圍更大。 3. 零期乳癌手術,是否只需切除很少乳房組織? 這是不一定的,因為雖然零期乳癌的腫瘤非常細小,但亦有些情況是腫瘤相對分散,即在乳房的不同位置都發現癌細胞,在這情況下手術的範圍也需要比較大,始終「切得清」才最重要。

專欄

白蝕症誤解歧視多 治療突破帶來希望

6月25日是「世界白蝕症關注日」,白蝕症(Vitiligo)又名白癜風,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症狀,與免疫系統誤將自身黑色素細胞當成外來異物來攻擊有關,多數出現於面部、頸部、手背等位置,導致患處色素減少,令皮膚呈現較白的異常斑塊或皮膚白點,可影響任何年齡層的人士。 由香港醫護聯盟推動的白蝕症病人自助組織「告白會」,於5月進行一項白蝕症認知網上問卷調查,訪問了近300名18歲以上市民,男女比例約3:7,過半數為就業人士,其中以18至30歳(38.3%)佔多數。結果顯示,近半數人不知道此症是否有遺傳性,逾六成人認為與自身免疫系統有關;近三成人稱白蝕症有傳染性。至於白蝕症會否導致皮膚癌的問題,近五成人表示不知道,但約四成受訪者認為情緒與壓力有機會引致白蝕症。 患者分享抗病歷程 白蝕症患者吳女士(Wendy)回想自己的發病始於去年初,原以為是染髮劑引致皮膚敏感,沒想到最初的一點白蝕白斑很快便蔓延至全身,面部及下巴亦有幾塊,十分顯眼。「初時接受不了自己像『花豹』般模樣,外出時其他人會露出奇怪眼光,似乎認為我的皮膚有問題。我是一個歌手,經常在台上表演,一個月大概唱十幾場,會見很多人,有白蝕自然會影響我的情緒。記得唱歌班的團友說過難聽的話:『你睇吓Wendy依家咁肉酸,仲走出嚟唱歌。』」 她續說:「白蝕症不像其他皮膚病,其實不痕不痛,但突如其來臉上和身上白斑一塊塊的,未必人人接受得到。希望大眾更了解這個病,不會有太多誤解,亦不要用歧視眼光看待白蝕患者,應該把他們當平常人一樣看待。」 自身免疫性皮膚疾病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陳俊彥醫生表示,白蝕症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膚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的黑色素細胞,導致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白斑,因始於皮膚表層以下,所以不具傳染性。雖然此症不危及性命,但其明顯的外觀病徵和慢性病程,往往導致患者產生自卑和負面心理影響。 「白蝕症不僅是一種皮膚病,它可以影響患者在生活上各方面。在所有研究中,超過50%白蝕症患者的心理社會共病,包括抑鬱症、重性抑鬱障礙、焦慮症、社交恐懼症、污名化感覺、調節障礙、關係困難和認知障礙等,這些合併症的廣度和嚴重程度,以及由此對白蝕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超出了以前被認為是美容疾病的範疇。」 陳俊彥醫生提出白蝕症香港常用的幾種治療方法,包括外用藥物,例如局部外用皮質類固醇、鈣調磷酸酶抑製劑;光療治療,例如紫外線(NB-UVB);內用藥物,例如系統應用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其他治療方法還有細胞移植療法、表皮移植、脫色治療、遮蓋療法。而2022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其中一種JAK抑制劑蘆可替尼乳膏(Ruxolitinib cream)用於成人和12歲以上兒童患者非節段型白蝕的局部治療,成為現時被FDA認證的白蝕治療。 不過,治療結果會因不同因素而異,包括身體基礎條件、白蝕類型、患病時長、患者年齡、治療方案等。患者親友及社會大眾對他們的支持和平等看待,亦有助患者對抗頑疾。

K.O. 腫瘤筆記-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淺談癌症復發

Topic:淺談癌症復發 「Break bad news」告訴病人新確診癌症並不容易,但若然過一段時間後要再度「break bad news」告訴癌症康復者腫瘤復發的消息就更困難!一來大家可以理解病人當刻的心情和想法,實在難以避免災難性的思維和崩潰的情緒;二來復發的癌症一般都比之前新確診的癌症更難治療,因為很多時候復發的癌症可能已有抗藥情況,或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未必可以再次根治。 可是「癌症為什麼會復發呢?」這問題其實跟「為何會患上癌症?」一樣複雜,海量的文獻和研究理論實在難以用三言兩語去解答,這裡只能淺談一些重要的概念。要知道一克重量的腫瘤已有超過1,000,000,000個癌細胞在裏頭,而現實生活中能診斷癌症的時候腫瘤負荷都比這個更多,即就算在臨床上被診斷為早期的癌症,病人身體內已有數億,甚至數十億的癌細胞存在!假若這數十億的癌細胞集中在局部位置,理論上就可以利用手術切除或局部電療達致根治效果,但若未能一網打盡,有個別漏網之魚的癌細胞,或殘留局部位置,或循血液淋巴網絡走散身體其他地方,就會造成日後復發的源頭。所以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就是針對這些肉眼看不見,掃描又測不到的癌細胞,目標完全清除體內癌細胞,減低日後復發的機會。 隨着科技進步,現在已逐漸有新液體活檢技術可幫助探測這些「漏網之魚」癌細胞,不過亦有病人問「定時檢查為何還會復發?」,必須要清楚這些檢測方法都不屬治療性質,亦不是預防腫瘤復發,作用是希望可診斷初期復發的腫瘤,提高治療效果。另外,病人在首次癌症根治之後會有鬆懈的情況,重複之前不良生活習慣,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有病時候戒煙,冇病時候繼續食」,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加速腫瘤復發。所以要減低復發機會,就要多留意自己身體變化,按時覆診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News

疫後香港 「家庭幸福感」指數調查發布

疫情後,市民生活模式有不少改變,其中包括家庭的互動方式。為更深入了解港人疫後的「家庭幸福感」,以及探討如何利用創新家庭服務模式以回應家庭的各種變化及需要,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智家樂計劃」,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團隊於 2023 年 7 月至 8 月期間,向超過 4,500 名成年人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受訪者自評的「家庭幸福感」指數屬於高,而家庭幸福感與性別(女性較多)、年齡(較年長)、教育程度(受過專上教育)、家庭月入(港幣六萬元或以上)及住屋(擁有自置物業)等因素成正比。 值得注意的是,當問及過去三十天受訪者曾否進行可以令家庭幸福/快樂些的活動,七成受訪者表示曾經和家人溝通/傾談、和家人一起食飯、陪伴家人、讚賞家人,然而只有16.7%受訪者表示過去三十天曾經和家人一起做運動,某程度反映不少香港人仍然少做運動,亦比較忽視和家人一起做運動的重要性。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愈來愈多受訪者傾向使用線上的家庭服務,以及參加社福機構舉辦的網上活動,以促進家庭關係。而綜合這次調查結果及前線社工姚倩明姑娘的經驗,受訪者傾向以網上形式參與活動的五大原因包括:服務時間更有彈性、有專業人士提供專業輔導、免費服務、可隱藏身份,以及可快速得到相關的資訊。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項目首席調查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學生專業發展-醫療衛生科學)、護理學院教授王文炳教授指出:「透過了解家庭幸福感,以及找出構成家庭幸福感的關鍵元素,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支援社會大眾,建立更健康、快樂、和諧的家庭生活。這調查顯示受訪者希望利用資訊科技提升家庭幸福感,我們會繼續與社福機構合作開展公眾活動、優化家庭服務、強化家庭功能以改善家庭關係。」

食玩

奇華餅家 迪士尼彼思系列禮盒登場

迪士尼彼思系列動畫向來一直深受大人與小朋友歡迎,早前奇華推出了多款 迪士尼彼思系列的小食禮盒,為大家帶來甜蜜回憶!當中包括以牛油曲奇、鳳梨酥、迷你合桃酥、朱古力蛋卷及芝麻餅打造的HAPPY DAYS小食禮盒,包裝設計色彩繽紛,《反斗奇兵》、《怪獸公司》及《反斗車王》等幾套人氣動畫的角色驚喜現身;另外,曲奇禮盒就分別有杏仁朱古力曲奇、小紅莓牛油曲奇及腰果牛油曲奇三種口味,而包裝就以巴斯光年、三眼仔、胡迪、翠絲、大眼仔及毛毛六款選擇,品嘗過後更可以將美觀又實用的禮盒作儲物,亦可給小朋友當作積木拼湊,趣味十足。

專欄

兒童賽事在深夜 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香港學童或多或少都有參加課外活動,事實上對培養孩子社交能力,訓練思維、陶冶性情、耐力及體骼鍛鍊都有好處。當然,課外活動應該以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學業為大前題,不應對孩子和家長做成負擔才對。最近,我的兒子熱愛的課外活動──冰球,近期有個比賽居然安排在凌晨2時,這樣的「課外活動」對孩子來說絕對不是健康活動。 凌晨劇烈運動影響睡眠 即使是成年人,在晚間進行競爭性質的劇烈球類比賽,睡眠受影響的比率則較高。兒子參加了冰球(ice-hockey)隊多年,這不單成為了他最喜愛的課外活動,事實上他亦在這裡學懂了體育精神、朋輩合作性和堅毅,亦得到與隊友們的友誼,我是絕對是值得支持他玩冰球的。可是,最近於香港舉行的大型冰球比賽 卻安排在夜晚,甚至到凌晨2時 。  大會應該明白冰球的間歇運動強度十分高,令肌肉疲勞,參加比賽氣氛緊張為隊員帶來壓力,加上大部分小朋友日常生活都是早睡,突然其來的要半夜比賽,打擾了孩子的生理時鐘,劇烈運動後亦難以安睡,對翌日上課的專注力都大受影響。事實上早已有醫學在睡眠一至兩小時前進行劇烈運動容易影響睡眠,因心跳率運動後仍處於累高水平,副交感神經系仍在活躍水平。醫學界建議在睡前一至兩小時內,避免進行高強度運動,以免影響入睡。 健康生活作息有時 今次比賽令不少隊員都生病了,部分隊員最後因病缺席賽事,即使有出賽的隊員亦因身體負荷不了夜深運動而表現強差人意,翌日亦未能上課需要向學校請假。帶孩子深夜比賽,回家後亦要安頓好孩子,家長差不多等於通宵,翌日累得不能上班。 其實參加課外活動目的希望孩子可以有更多元化的活動,令身心都得健康發展,今次的比賽卻令小朋友和家長都疲於奔命,孩子的情緒和耐性亦受到睡眠不足的影響,變得易怒和不集中。所以建議主辦比賽單位宜諒解小朋友的作息時間和健康為本,安排比賽日期和時間,而不是純粹以商業角度和方便賽事和人手安排而作安排;再者要令更多香港了解冰球這項運動和培育新力軍,首要是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業,安排更適合孩子的比賽日期和時間,可以令他們比賽發揮得更好,應可以吸引更多孩子參加冰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