鯁喉好危急 急救緊記8件事
「哽親」或甚「哽死」的個案中外時有所聞,大多在吃東西時發生,雖則涉事者多為長者和幼童,但其實任何人都有可能。最經典莫過於2004年著名荷里活女星妮歌潔曼在紐約一所高級餐廳遭一塊蔬菜乾哽倒,幸好被細心的侍應及時發現並立即用正確的急救法令其免於危險。究竟「哽親」時如何自救及急救才能避免「哽死」?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急症科顧問醫生及臨床毒理專家劉啟基為大家作以下闡述。
「哽親」正式名稱是「鯁喉」(英文喚作choking),是指食物或其他異物阻塞了氣管或咽喉的危急情況。鯁喉時若呼吸道遭完全阻塞,在數分鐘內腦部便會因缺氧而受損,或甚導致死亡;此外鯁喉亦是引致吸入性肺炎的常見原因之一,嚴重時可併發肺膿腫,甚至出現呼吸衰竭而致死亡。劉啟基指鯁喉常見會造成下列症狀:無法說話或咳嗽、雙手緊握喉嚨、呼吸困難、臉色發紫、眼神驚恐、身體無力,最終可能因缺氧而失去意識,甚至死亡。若鯁骨的情況是因吃魚或啃魚頭而鯁魚骨,喉嚨至咽頭位置就可能會被魚骨卡住而造成刺痛,並感到喉嚨有異物(亦稱外物)。
劉啟基醫生指鯁喉如能及時自救和得到急救,就可把握最早期的救治機會,因為有時即使被救回,仍可能會出現腦部缺氧後遺症,或併發嚴重肺部感染或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故建議參考下列針對成年人和較年長兒童共8個自救及急救貼士。
鯁喉者自救建議如下:
1. 用力咳嗽,盡量把異物咳出來;
2. 若事發時獨自一人,可以試行「桌椅背自救法」,其實就是自我施行謙烈治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亦稱腹部推力(Abdominal Thrusts),方法是雙手握拳放在胃部,壓向椅背最高處,用力向上壓以將異物從口中排出來;
3. 停止進食,緊記切勿飲水,以免令異物更深入或加重堵塞氣道情況;
4. 若是鯁魚骨,應立即吐出口中食物及咳出魚骨;
5. 鯁魚骨也切勿狂吞白飯或灌茶水,以免令魚骨越插越深,另也別飲醋,因無法溶化魚骨但就有可能刺激甚或至傷害喉嚨及腸胃道黏膜。
為仍清醒的鯁喉者進行急救時,按情況建議如下:
1. 鼓勵咳嗽;
2. 使用謙烈治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方法是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後,雙臂環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按肚臍上方及胸骨下方,另一手緊握拳頭,快速由內向上施壓直至異物排出,重覆動作最多五次,令患者吐出異物。此急救法的原理,為利用肺部餘下空氣推走鯁喉的食物;
為已昏迷鯁喉者的急救:
3. 一旦發現鯁喉者已昏迷,則必須盡快對其施行人工呼吸及心外壓(CPR),並立即打電話召喚緊急醫療支援。
此外,劉啟基提醒鯁喉者以下兩個情況必須盡快入院求醫:其一是鯁骨時只要喉嚨有異物及剌痛的感覺持續,就必須立即去急症室求醫。因為傷者難以分辨自己是被魚骨刺損抑或只是插着咽喉,如果強忍不適而延醫,以致鯁骨情況惡化,有可能出現發炎、嘔血、胸痛、上腹疼痛、吞嚥困難、發燒、頸部腫脹的症狀,如未及時入院治理,或甚會造成化膿、縱隔腔炎、主動脈食道廔管,甚至呼吸困難等的鯁骨併發症而引致命危。
其二是因鯁喉而致吸入性肺炎,原因是食物或其他異物誤墜氣管咳不出來,並且被吸入肺部積存下來以致肺部感染和發炎,患者可在事發後數小時或數天內出現咳嗽加劇並咳出黃綠色膿痰或帶血的痰,亦會兼有喘鳴、呼吸困難和發燒、胸痛,或加上疲倦嗜睡、食慾不振等,亦必須盡快入院求醫。
當鯁喉者送院後,急症室醫生一般會檢查喉嚨及周遭位置是否能見異物,如有發現,就要用喉鏡或器械協助取出異物(過程需局部麻醉)。醫生可能安排照X光,但注意並非所有異物均可用X 光偵察得到,例如大部份魚骨、木刺或塑膠等低密度物質均不會出現X光影象。電腦掃描則可偵察出異物位置、相關併發症如廔管、膿瘡等,或用作手術前檢查。而某些情況更可能用胃鏡、支氣管鏡等內窺鏡協助移除。有傷口發炎或吸入性肺炎患者會給予抗生素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