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 腫瘤筆記-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輻射人生

出生於日本長崎縣的山口彊可算是「世上最倒楣的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為三菱重工出差廣島,碰巧在1945年8月6日遇上外號「小男孩」的原子彈轟炸,上身皮膚燒傷,左耳失聰,保住性命的他趕緊返回老家長崎,卻不幸在8月9日遭到第二次原子彈轟炸,這枚「胖子」也沒有奪去山口彊的性命,但高劑量的輻射令頭髮燒光、皮膚傷口久久不能癒合,對健康亦造成長遠的影響!

眾所周知輻射可以致癌,但輻射可簡單分為游離輻射(放射治療、原子彈或核廢料釋放出的輻射)和非游離輻射(微波爐或手機輻射)兩種,只有前者可以破壞細胞內DNA從而導致基因突變和癌症生成。輻射量越大引致癌症的機會亦越高,但輻射量與癌症的嚴重程度卻沒有必定關係,輻射的影響亦因人而異,除了癌症之外,亦可導致皮膚燒傷、白內障和血球過低等等健康問題!輻射的量度單位是毫西弗(mSv),其實大家每天都生活在背景輻射之中,一年累計2至3毫西弗,搭飛機去旅行大概每小時就有0.005毫西弗。雖然專家建議市民一年輻射上限為50毫西弗,但是用於醫學診斷或治療就另當別論,舉例說拍一張胸部X光會有0.1毫西弗,照一個常規電腦掃描或者是正電子掃描大概是10至20毫西弗,用於篩查肺癌的低劑量胸部電腦掃描就少至1.5毫西弗,所以只要用得其所,這些醫療程序衍生出的輻射量還是可控制在安全水平内!

山口彊是首個被日本政府承認的兩次原爆倖存者,總輻射量應該是數以千毫西弗計,可是他卻奇蹟地活到93歲高齡才因為胃癌而過身,死前數年仍然致力於以原爆倖存者身份作見證,推動無核世界!

臨床腫瘤專科林嘉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