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自閉症主因遺傳 後天訓練可改善

自閉症是一種發展的障礙,現在一般歸入ASD一類,即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自閉症譜系障礙)。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表示,「自閉症、亞氏保加症等發展障礙問題都屬於ASD,大概每一千人之中便有一個會有ASD,即發病機會約0.1%。香港每年有數萬名嬰兒出生,伸算當中可能有數十名患有ASD。」

成因是什麼呢?「現時知道主要和遺傳、家族傾向等有關,很多時小朋友出生後不久,剛學走路,或剛學習說話時,已經會有跡象顯示出來。原因是,自閉症是一種發展遲緩,例如大部分小朋友十個月左右開始會叫人,叫爸爸、媽媽,但自閉症小朋友的語言能力發展較差,所以一定會比較慢。」張醫生說。

他指出,自閉症小朋友一般會有相對狹隘的興趣,對特定事物的喜愛相對持久,比如會長時間沉迷同一件玩具。他們的社交和人際相處亦缺乏互動性,偏於單向地自說自話,甚至會「鸚鵡學舌」般重複別人句子,此外還經常混淆你、我、他等代名詞。「除了語言外,他們的非語言溝通也有困難,例如欠缺眼神接觸和面部表情,不懂得分辨別人『眉頭眼額』之類的社交暗示,也不擅於運用手指指向這類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意欲。」

自閉症小朋友的特點還包括:


1. 性情方面常會倔強固執,對人對事有誇張的情緒反應。

2. 行為方面,當他們開心或激動的時候,會做出一些沒意義的重複動作,如轉圈、拍手、搖晃身體等。

3. 官能相對敏感,例如容易被巨響或刺耳的聲音驚嚇,不易適應人多嘈雜的環境。

4. 對過冷、過熱的溫度,太硬、太軟的食物,也會有異常的感官反應。

治療方面,目前並沒有任何針對性的藥物,所以最重要的是後天訓練,包括言語治療、社交技巧訓練等,學習溝通、與人相處等,視個別小朋友需要而使用。「但藥物在某些方面也會有幫助,例如若自閉症小朋友同時有過度活躍症,比較暴躁,經常發脾氣,自我傷害等等,或者情感溝通方面有問題,都可以借助藥物減輕,令他們在行為和學習方面可以有改善。」張醫生補充表示。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