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可併發肺炎 身體不適應暫停溫泉桑拿
肺炎是源於肺部受細菌、病毒或真菌的感染而致發炎。2022年的本地數據指出,肺炎是本港第二大的致命疾病,僅次於癌症。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呼吸系統科顧問醫生廖頌雅指肺炎本身並不具傳染性,但引起肺炎的細菌和病毒卻會傳染,例如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均可經飛沫、觸摸被帶菌飛沫污染的物件、以及跟患者親密接觸而傳播。最近知名女藝人外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而離世令人痛惜,同時亦喚起大眾關注流感可併發肺炎的問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於每年的季節性高峰期(1月至4月、7月至8月)爆發。廖頌雅表示,一旦在冬季流感高峰期染上流感,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減弱,如果同時不幸併發肺炎,就更容易觸發其他危險的併發症,例如膿胸(肋膜腔積膿)、敗血性休克、呼吸衰竭,失救可致命。
當肺部受感染而引發肺炎,會使肺內單側或兩側的肺泡也發炎,肺泡內隨之充斥液體甚或膿液,於是令人咳嗽、發燒、發冷甚至呼吸困難。而流感併發的肺炎可分為原發性流感肺炎和繼發性細菌性肺炎兩種。
原發性流感肺炎是因流感病毒直接感染肺部而致,會引發嚴重的急性呼吸窘迫,造成高燒、嚴重咳嗽和呼吸困難,由於病情有可能急轉直下,故必須立即入院求醫。至於繼發性細菌性肺炎,則屬於初次流感感染之後併發的肺部細菌感染,患者或會出現再次發燒、咳嗽並兼有黃色或綠色痰液、胸口痛,令病情又再變嚴重。該類肺炎常見的細菌元兇有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
臨床上,其實任何人也有可能患肺炎,除了2歲以下幼兒之外,65歲以上長者、孕婦、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癌症康復者、糖尿病及其他長期病的人士,因免疫力會比一般人低,也屬肺炎高危族。
患上肺炎時,會先有咳嗽,並咳出黃或綠色或甚帶血的濃痰這類下呼吸道的症狀。病情變差時會出現呼吸急促、走路及上樓梯時氣喘、胸部悶痛及呼吸時肋膜疼痛;此外也會伴隨發燒、肌肉痠痛、疲勞、沒胃口,有些人亦可能會冒汗、發冷。然而,一些高齡長者或免疫系統較弱的肺炎患者,未必一定有明顯的咳嗽及呼吸急促症狀,但隨病情惡化,他們或會精神狀態突然轉變、食慾下降及終日疲憊不堪。
肺炎的治療方案視乎致病的病原體及病情嚴重程度。例如由流感病毒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會用抗病毒藥治療。若確診是細菌性肺炎則會使用抗生素來醫治療。至於較嚴重的肺炎者在入院後,或需按情況接受氧氣治療以改善血氧含量,以及打點滴(俗稱吊鹽水)來預防脫水。此外,醫生亦會處方止咳藥、止痛及退燒藥來緩解相關肺炎症狀。
廖頌雅提醒大家,要預防流感併發肺炎,日常應維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量運動、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戒煙少飲酒等健康生活習慣,以保持抵抗力。另建議高危人士每年接種最合適的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來降低感染風險。即使接種後受感染,也可減輕症狀及危險併發症的風險。
至於在流感高峰期外遊,建議帶備流感快測劑,以防不時之需。一般健康人士在旅途中若出現流感症狀(包括喉嚨痛、肌肉及關節痠痛、倦怠),較輕微的可多休息多飲水,遠離擠迫人群,並盡可能配戴口罩以阻隔自己飛沫傳染同房旅伴,有需要可服用止痛退燒成藥幫助紓緩不適,待慢慢自行痊癒。惟若發高燒(超過攝氏39度),同時感到極度疲累、甚或感到呼吸困難,則顯示病況趨惡化,應立即在當地求醫;另外,當流感病情好轉後卻突然出現發燒、咳黃痰及胸痛,也必須要立即求醫,以診斷是否出現細菌性肺炎而要盡快接受抗生素療程。
廖頌雅亦呼籲當外遊時身體感到不適包括出現疑似流感症狀,切勿浸溫泉、去汗蒸幕、以及焗桑拿。因為場內的高溫會令人血管放鬆,血壓下降,於是容易引致大腦供血短暫不足而造成熱休克,以及增加心臟負荷。若本身身體不適,更有可能因此而昏迷不醒,增加腦部將缺氧的死亡風險。另一方面,高溫令人流汗多,若使用者患了感冒甚或流感就會加劇身體脫水的情況。再者,在濕焗的密閉環境也較易滋長病毒、細菌及真菌,加上泉池或有些微生物,因此有可能加劇當事人的呼吸系統感染情況。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呼吸系統科顧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