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從幼護牙 建立良齒

兒童的牙齒不僅是攝取營養的關鍵工具,同時也與整體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聯。若孩子從小就有口腔健康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成長和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可能削弱他們的自信心。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積極協助他們護理口腔,確保他們的牙齒健康。

兒童常見的口腔和牙齒問題包括蛀牙、門牙創傷、乳牙過早脫落、磨牙、牙齒染色、用口呼吸導致下顎發育不良等。另外,使用奶嘴、吸吮拇指、長時間使用奶瓶等也會導致牙齒不齊及咬合問題,而舌繫帶過短則可能引致進食、牙齒、下顎發育及呼吸道問題。

研究表明,上呼吸道阻塞可能會對兒童的牙齒和下顎發育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導致下顎骨錯位、牙齒彎曲和更多齲齒。除此之外,也有可能增加兒童患上「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風險,例如下顎狹窄、開咬、下顎變小。而舌繫帶過短會導致牙齒錯位、下顎和呼吸道發育不良,使嘴巴和呼吸道變小,進而影響咀嚼、呼吸或導致睡眠窒息症。

一旦發現兒童有蛀牙,建議及時治療,以防止發炎、腫脹、膿腫而影響恆齒發育。如果乳牙因嚴重蛀牙而提早脫落,相鄰的牙齒便會往空處移位,即將萌出的恆齒便會因空間有限,導致牙齒看起來彎曲或擁擠。

如果兒童出現上述口腔問題,可以接受與成年人相似的牙科治療,例如補牙、根管治療、人造牙冠、拔牙和早期矯正等。若牙齒出現蛀洞,及時進行補牙可以防止進一步的牙齒損害。在兒童換牙期間,進行早期矯正可以充分利用兒童顎骨生長和發育的潛力,有助兒童顎骨的正常發育,同時預防更嚴重的問題。

有些家長可能擔心兒童過早進行矯牙會產生過高風險,實際上,美國正畸醫師協會(AAO)和香港矯齒學會(HKSO)建議大多數兒童在7歲時進行矯正評估,例如使用功能矯正器幫助兒童下顎正常發育,通過早期治療可以防止牙齒問題變得更嚴重。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為小一學童提供牙科保健,即在六歲左右開始接受牙科檢查。從牙科醫生的角度來看,兒童應該在一歲之前進行牙科檢查,全面檢查牙齒、下顎發育、咬合、牙齦、舌繫帶和口腔組織的狀況。第一次就診可以讓家長了解如何正確照顧兒童的牙齒,預防蛀牙和其他與牙齒/上、下顎發育相關的問題。同時,早期牙科檢查可以讓兒童盡早適應和接受牙科服務。

總結而言,除了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家長亦要留意著他們的口腔情況,出現問題時便能把握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如果有任何問題,建議家長咨詢牙科醫生的意見。

牙科醫生 劉泳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