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基本體檢中 驗血相關指數代表什麼?

成年人一般建議在30歲起每年一次做基本身體檢查,當中包括按個人需要而設的檢查計劃。對於某些疾病的高危人士,或更需要在30歲之前開始相關檢查,並每半年進行複檢。因為定期體檢,能有效及早發現身體異常情況,及時病向淺中醫,增加治癒率。抽血是體檢中重要而必須的一環,能從中偵測血糖、血脂、肝及腎功能、身體有否受感染,而不少人或對體檢報告中這些指數沒有什麼概念,現分別淺述讓大家多點基本認識,方便更易理解醫生對報告的講解,及因應檢測結果而制定的適切監控或初步治療。

空腹血糖值(英文Fasting Blood Glucose,簡稱FBG)是常用的糖尿病檢測指標。抽血檢驗前須空肚(沒有進食任何食物,但可飲水)至少8小時。健康的空腹血糖值是介乎4mmoI/L至6mmoI/L之間。當空腹血糖值等於或大過5.6至少於7 mmol/L,則已是糖尿病前期,患糖尿病風險比常人高,需緊密監控。

經常掛在口邊的膽固醇,也可通過抽血檢查含量是否適中。血液中膽固醇的理想水平是:總膽固醇(即血液中的膽固醇總和)應低於5.2mmol/L;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英文簡稱LDL)應低於3.4,若能低於2.6更理想,因為容易堆積在血管壁而造成動脈阻塞,增加患上冠心病及中風的風險;至於當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好膽固醇,英文簡稱HDL),則應高於1.0,若含量能高至1.6或以上就更理想,因能帶走過多的低密度膽固醇,避免其黏結在血管壁而令血管硬化。

另一方面,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英文Triglyceride,簡稱TG或TAG)過多,除了會令人中央肥胖,更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甚至胰腺炎的風險。因此應維持低於1.7 mmol/L的理想水平,如到1.7至2.2 mmol/L已屬邊緣高風險,當到2.3至5.6 mmol/L則屬高風險,若高過5.6 mmol/L更是危險級別。

此外,血液中的尿酸 (英文Uric Acid,簡稱UA)濃度高會容易導致痛風,女性雖有雌激素幫助排解尿酸,患痛風的比例較男性低,但當到更年期雌激素大幅下降,相關風險亦會提升。男性尿酸正常值是0.2至0.43 m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則是0.15至 0.36 mmol/L。

需說明一點,雖然尿酸越高發生痛風的機率越高,但是約10%尿酸數值高於標準的人並沒有痛風發作。另一方面,大約有30%的人在突然痛風發作時抽血檢驗,當下尿酸的數值可能是正常,但當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抽血,尿酸數值會比正常為高。所以,診斷痛風除了抽血檢驗之外,還需配合臨床症狀。

驗血檢測肝功能,基本會包括測谷草轉氨酶(AST或SGOT)和谷丙轉氨酶(ALT或SGPT)這兩種肝酵素。一般成年人的AST正常水平為8 至 48 U / L,ALT正常水平是7 至 55 U / L。當兩者同時升高,代表肝臟受損及出現炎症。因為肝臟受損時肝細胞中的酵素會釋放入血液。另一可檢測是膽紅素 (英文bilirubin,簡稱BR)。過高的膽紅素會導致黃疸或溶血性貧血。成年人一般的正常水平是0.1 至 1.2 mg / dL。

至於檢測腎功能,最基本的是看肌酸酐(英文creatinine,簡稱Cr)的指數。肌酸酐是肌肉運動後的代謝物,會經尿液排泄出體外。若血液中的肌酸酐值偏高或偏低,顯示腎臟機能可能出現問題,惟指數亦會受肌肉質量和性別影響。正常值男性是0.74至1.35 mg/dL,女性是0.59至1.04 mg/dL。

血液中的白血球總數(WBC)指數,可反映身體受感染及出現炎症的情況,甚至白血病(血癌)的可能性。正常數值是男性3.59至9.64(103/µl),女性3.04至8.54(103/µl) 。另紅血球(RBC)及血紅素(HB)的數值可幫助判斷是否有貧血。紅血球(RBC)的正常數值是:男性4.0至5.52(106/µl),女性3.78至4.99(106/µl)。血紅素(HB)的正常數值是:男性13.2至17.2(g/dl),女性10.8至14.9(g/dl) 。

張兆麟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內外全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