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smart-post-show-pro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醫療 – Metrodailyhk

Tag: 醫療

專欄

心腦血管病者 若低血壓易中風

相信大家也記得健康的血壓指標是上壓少於120mmhg,下壓少於80mmhg,越過此標準變高血壓要治理,惟血壓低於指標也要正視!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神經外科顧問醫生謝日恒指出,血壓是推動血液流動的壓力,當上壓低過90mmHg,下壓低過60mmHg,就視為低血壓,會令血流減速,導致血液不能及時「泵」到主要器官及四肢來足夠應付大量活動、日常運作。尤其患心血管疾病或相關高危因素的人士若出現血壓過低,更有可能因此而誘發腦中風。 不少人可能會質疑低血壓不是中風的主要高危因素,惟謝日恒解釋低血壓因為會令血流速度減慢,於是可使血液較易變濃稠,繼而較大可能促使血栓(血塊)形成,另血流慢又會使大腦供血不足,於是又較容易導致大腦缺血。是以心腦血管疾病或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若兼有低血壓的情況,就有可能增加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再者一項國際研究數據顯示,上壓低於正常指數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他們的住院死亡風險可高達47.5%。因此建議這些高危的長期病患者跟醫生溝通,保持緊密監察或需採用其他治理方案。 此外,若長期血壓過低,亦容易加重心臟負擔而演變成心衰竭,而當血壓突然嚴重下降,更可引致昏迷、休克,令性命受威脅。 謝日恒表示如果單純只是血壓稍低於標準,並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一般無需過份憂心。不過,當血壓低至經常出現以下其中一項症狀,包括:莫名疲倦、頭暈甚或昏倒、四肢冰冷甚或身體發冷、視線模糊、無明噁心、呼吸快又淺、注意力不能集中,建議求醫以找到原因。 撇除一些急性重疾或極端情況導致可致命的突發性血壓急降,謝日恒闡述低血壓最普遍的類別包括: 1. 「姿勢性低血壓」,多發生於睡醒起床,或坐下、蹲下後再站起來時,突然引起頭暈眼花等的低血壓症狀,年輕女性由於副交感神經系統較活躍,雌激素較高,身體重心較低,相對較高危。 2. 「神經介導性低血壓」,多發生在長時間站立後出現低血壓,好發於年輕人或兒童,推斷是心臟和腦部之間的錯誤訊息傳遞所致。 3. 「餐後低血壓」,好發於柏金遜症長者,通常在進食後1至2小時內血壓會驟降。惟只要小食多餐,多飲水,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及飲酒,一般可減輕症狀。 至於較罕見的「多系統萎縮症的姿勢性低血壓」,又稱Shy-Drager症候群,是由於控制血壓、心率、消化等非自主機能的神經受損而引發的低血壓情況。 其他日常容易引發低血壓的情況有:過瘦人士因心臟肌肉流失令心臟變弱,可造成低血壓和心律薄弱的相互不良影響;飲食中缺乏維他命B-12、葉酸及鐵質,導致紅血球不足而造成低血壓;孕婦一般頭24週較易出現低血壓,因為血管迅速擴張導致血壓下降,產後血壓一般會回復未懷孕時的正常情況;服用利尿劑、血壓藥、柏金遜病藥、某些抗抑鬱藥、某些維他命補充劑、又或性功能障礙藥物和心絞痛藥同時服用,均有可能誘發低血壓。 謝日恒醫生也建議以下生活貼士,有助日常改善低血壓及相關症狀: ● 過瘦者可多吃一點以助增磅; ● 按醫生或營養師指示適量地多喝水或稍吃鹹一點,因為鹽含有鈉離子,而鈉離子會吸水,可增加血壓; ● 可按身體情況,適量攝取咖啡因,以刺激血管收縮,令血壓稍提升; ● 小腿的肌肉及靜脈被視為第二心臟,因此恆常進行適量的下肢鍛鍊運動例如步行、踏單車或小體操,均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改善低血壓症狀。

Uncategorized, 專欄

冬天要防 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

不少人誤以為冬天就不會食物中毒,然而香港冬季始終不太冷,再者食物存放在攝氏4至60度的「危險溫度範圍」內,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當中有些可致食物中毒,例如蠟樣芽孢桿菌。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急症科顧問醫生及臨床毒理專家劉啟基指出,多年來被查出食物受蠟樣芽孢桿菌污染的本地個案,除了曾為城中熱話的腐乳,還涉及盆菜及大家日常愛吃的粉、麵、飯、有餡麵包、糕點、牛奶、豆漿、中式湯水、甜品等,主要因為在室溫存放過久及雪藏的溫度不當所致。 蠟樣芽孢桿菌又稱為仙人掌桿菌,所產生的芽孢又稱內生孢子,能迅速大量繁殖及釋放致病毒素,可廣泛滋長於大自然環境中,包括泥土、灰塵、水源、空氣、蔬果、穀物、污染的肉類、乳類製品、香草及香料、熟食、加工食物等,亦能穩定依附於日常普遍使用的不銹鋼、塑膠和尼龍等聚合物質料的表層。該菌雖然在低於4 度以下停止生長,惟在攝氏4度起已能萌芽成為繁殖細胞,於室溫攝氏30至37度最活躍,食物加熱至60 度以上才可抑制該菌生長,但正常的烹煮熱力仍不能殺死其耐熱的孢子,所釋放的其中一種毒素「致吐毒素」更可抵受攝氏126度達90分鐘之久。 劉啟基醫生表示,蠟樣芽孢桿菌的感染可分為腸道性及非腸道性兩類型。腸道性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在日常生活較普遍,毒素可在食物內直接產生,另外此菌亦可經污染的食物進入人體的腸道內製造毒素並且破壞腸壁,當每克食物含有超過1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細胞(10⁵ CFU/g),所產生的毒素量就足以可引發食物中毒的痾嘔症狀。臨床上,腸道性蠟樣芽孢桿菌感染有以下兩類的食物中毒反應。 1. 「腸毒素(enterotoxins)」造成的腹瀉綜合症(diarrheal syndrome)。細菌或孢子進入小腸後才釋出腸毒素,患者一般會在進食受污染食物後6 至 15 個小時內會出現腹瀉及腹痛,但沒有伴隨嘔吐。受污染的高危熟食普遍有奶、汁醬、湯、魚或肉類菜式,以及燜燉菜餚等。 2. 由「致吐毒素emetic toxin」如Cereulide所造成的嘔吐綜合症(vomiting syndrome),其引起的食物中毒反應較快,患者一般會在直接進食受毒素污染食物後半小時至6 小時內出現噁心、嘔吐,惟較少有腹瀉。此毒素常大量滋長於閒置在室溫太久並且翻熱溫度及時間不足的高澱粉質熟食,特別是炒飯、碟頭飯、壽司、某些混合了芝士的意粉、薯仔菜式及西式餅點。 至於非腸道性蠟樣芽孢桿菌感染本地較罕見,外國有些個案多涉及醫院感染及注射藥物濫用人士。因此,要預防蠟樣芽孢桿菌引致的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包括在冬天,也不能鬆懈對食物存放及翻熱溫度的管理,以抑制或減低其生長速度和數量。好像外賣食物包括天氣冷大家愛吃的羊腩煲、盆菜,應盡快進食,吃剩要蓋好;所剩食物盡快於2小時內冷卻,然後放入攝氏4度以下的雪櫃冷凍格內;食物須徹底煮熟,翻熱食品的中心溫度要達至攝氏75度或以上。 此外,劉醫生亦提醒大家,需要冷藏的牛奶及相關乳製品,即使已經巴氏殺菌法,也必須遵循食品標籤上提供的儲存說明及食用期限,購買後要存放在攝氏4度以下的雪櫃冷凍格內以助抑制芽孢繁殖,因為巴氏殺菌法只殺死牛奶中蠟樣芽孢桿菌的營養細胞,卻不能破壞其可製造毒素的芽孢。另要避免購買放在店門外容易被陽光照射的一些包裝熟食包括三文治、薯仔蛋沙律、燒味或鹵水拼盤或飯盒等,因為這些食物有可能因長時間暴露於蠟樣芽孢桿菌的活躍溫度而受污染。同樣,未開封的紙包奶類飲品或錫紙保鮮包裝的醬料,建議暫存在遠離太陽曬到及爐火的密封間格或櫥櫃,並在開封後應盡快食用。 蠟樣芽孢桿菌引致的食物中毒,猶幸一般病情屬輕微,就診後按醫生指示服藥纾緩嘔吐或肚痛、或以口服補夜來補充電解質,休息數日內可痊愈。惟當有惡化跡象例如頭暈、虛弱、抽筋、尿液減少、血便,持續高燒等,就必須立即送院就醫。

Uncategorized, 專欄

三高年輕化!控制壞膽固醇 遠離心血管惡果

在現今社會,高膽固醇、高血糖及高血壓三大慢性疾病俗稱「三高」逐漸成為市民的健康隱患,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在雙十年華時期便有可能已有膽固醇過高的情況,繼而增加患上中風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根據衞生署的調查,本港超過一半的成年人都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遠高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比例。 專家建議,任何年齡人士應定期檢驗膽固醇水平,若發現異常,應儘早透過控制飲食及藥物治療,將壞膽固醇降至理想的水平,以減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壞膽固醇過高增心血管病風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梅震宇表示,對於「三高」當中的膽固醇問題,他深感憂慮。他指出,體內的膽固醇可分為「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當中壞膽固醇會在血管細胞壁上日積月累,便可能引起發炎和氧化的化學作用,使動脈粥狀硬化,令血管逐漸失去彈性及狹窄,從而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心肌梗塞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梅醫生表示,低風險人士,壞膽固醇不宜超過3.0mmol/L,若患者屬於較高風險,壞膽固醇更應降低一半及控制在1.4 mmol/L以下。壞膽固醇過高的問題與很多因素息息相關,包括遺傳、飲食習慣、生活模式及一些疾病等等。控制膽固醇水平的先要步驟,應從控制飲食及改善生活習慣開始,尤其是要遵從「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即低糖、低油、低鹽和高纖。此外,還要避免攝取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並要定期進行適量運動,從而降低壞膽固醇水平。 選擇合適藥物輔助降膽固醇 梅醫生表示,對於那些在控制飲食及改善生活習慣後仍未能降低壞膽固醇至健康水平的患者,又或是有遺傳或基因變異等因素,可能需要配合降膽固醇藥物治療。 梅醫生解釋,不同的降膽固醇藥物會從不同的途徑降發揮作用。常用口服藥物如他汀類藥物,主要是減少肝製造膽固醇。而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則能減少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而近年新推出的ACL抑制劑則可抑制膽固醇合成。梅醫生強調,因應病人的情況而選擇適合的藥物。如果單一藥物未能達到預期效果,醫生便可能考慮加入其他口服藥物或甚至針劑混合使用,以達至理想的膽固醇水平。 不過,梅醫生指出,藥物有可能帶來其副作用,使病人對藥物治療卻步。他舉了一個案例,六十多歲的黃女士知道自己患有壞膽固醇過高的問題,但因為使用他汀類藥物後出現肌肉痛,因此拒絕繼續治療。最於,導致冠心病發作,需要接受俗稱「通波仔」手術。 了解藥物效用提高治療信心 梅醫生指出,在處方藥物之前,醫生需要詳細解釋藥物的效果及潛在副作用,並提醒病人留意身體狀況,定期覆診跟進,好讓病人在開始治療前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從而提高對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他形容,控制膽固醇是一項「長期的鬥爭」,必須維持壞膽固醇在理想水平,才能有效減低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梅醫生提到的黃女士案例中,當她透過醫生的講解及理解到控制壞膽固醇的重要性,決定使用其他降膽固醇藥物,並配合飲食和運動,最終成功將膽固醇降至目標水平。若她未能接受其他治療方案,則可能再次面臨「通波仔」手術的風險。 梅醫生坦言,以往因三高問題而求診的患者多數為年過五十歲的中年人,但近年愈來愈多二、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出現求診情況,甚至有些已經出現血管收窄及心臟病發等併發症。因此,他建議市民應多關注及定期檢測膽固醇水平。對於有家族有膽固醇過高病史的人,可能在青春期便應該開始檢驗膽固醇,而沒有家族病史的人士則應從三、四十歲開始,每隔一至兩年進行檢查。及早發現和處理膽固醇過高問題,可以大大減少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Uncategorized, 專欄

一棍打暈真有可能? 拆解突然暈倒七謎因

突發性眼前一黑失去知覺,但仍有呼吸心跳,並於數十秒至幾分鐘內自動恢復意識清醒過來,這突然暈倒(昏倒)的情況,醫學上稱為昏厥。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急症科顧問醫生張喜樂解釋,昏厥主要源於血壓急降、或心律突然大幅減慢,又或身體其他部份的血量驟變,繼而一下子無法如常「泵」出足夠血量來輸送氧氣和養分給腦部所致。臨床上,昏厥是急症室經常接觸到的病例之一,惟大多市民仍對之滿腦問號,在此集合突然暈倒的常見疑問,請張醫生為大家解答。 1. 真的可以一棍或一拳打暈人嗎?電視或電影裡經常看到這些情節呢! 張醫生:電視劇內被人一棍或一拳打暈的情節,是由於頭部遭猛力撞擊時,會令腦部在頭骨內搖晃碰撞,當影響到負責掌控意識的腦幹,就會暈倒。 2. 聽說經常暈倒的人,外遊時要避免浸溫泉? 張醫生:患迷走神經昏厥(又稱為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的人士,日常要注意避免讓自己出現體溫升高的狀態,又或處於焗熱環境包括外遊時浸溫泉、焗桑拿或汗蒸幕。 迷走神經是第十對的腦神經,縱貫心臟、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管、肌肉等多個重要器官,並負責監控血管收縮舒張和心跳快慢。患迷走神經昏厥者,任何令迷走神經受過度刺激而變得非常活躍的情況,均可致其血管異常舒張,血壓因此而過低,心跳率也驟跌,於是腦部血流急降至幾近「斷供」,最終造成迷走神經昏厥。日常例子包括「焗到暈倒」、「痛到暈低」、「嚇到暈咗」;另情緒太激動、過累,又或過度用力大便、咳嗽、嘔吐,甚至於罕有情況下兒童在嚥咽時或男性長者清晨起床小便,也可觸發他們出現迷走神經昏厥。 3. 食多些鹽可防暈倒? 張醫生:主要是針對姿勢性低血壓導致昏厥的人士。如他們本身沒有心臟問題,腎功能正常,可按醫生或營養師指示,在膳食中適量地增加水份及鹽份攝取,同時按需要及復健師指示穿壓力襪、做下肢鍛鍊操,務求改善低血壓。不過,當相關昏厥情況是由疾病或感染而引發,就要接受相關藥物或甚至手術治療。 4. 坐下垂頭或站立交叉腳可有助防止暈低? 張醫生:這兩種動作其實跟防暈倒自救方法有關,詳情如下: 一、坐在椅上,身體向前彎曲,頭垂在兩膝之間,用雙掌及前臂承托頭部10至15分鐘。如有陪伴者,可請其在旁應待預防你跌倒; 二、 如沒有座位只能站立,也可兩臂拉緊用力,雙手緊握拳頭,腳交叉站立同時夾緊大腿,配合咬緊牙關動作,效果更佳。 5. 塗藥油或按人中以叫醒暈倒的人可有風險? 張醫生:不建議為暈倒人士塗藥油,一來作用不大,二來以免過份刺激或引發致敏風險;另也不建議為暈倒人士胡亂強烈按壓人中位置,萬一事主是因癲癇抽搐而致昏倒,這動作有可能使其腦神經受到傷害令病情加重。 6. 為什麼不能給暈倒人士喝水? 張醫生:在暈倒人士未恢復意識之前,不應強灌水及其他飲料,以免因「落錯格」(即是水或飲料誤入氣管)而併發吸入性肺炎。 7. 只有過一次的暈倒,仍要看醫生嗎? 張醫生:求醫是為了找出昏厥背後的成因,以制定適切治療,因為昏厥也可能是潛藏健康問題或不良反應的先兆。是以就診時,醫生會檢查當事人有否因昏厥而受傷,並問診個人及家庭病史、失去知覺前的可有症狀,以及清醒後可有不適或異樣,亦要做心電圖、驗血等詳細檢查以排除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心室性心律不整、腦癇等危險誘因。此外也會利用斜牀診斷,以助辨別出是否患迷走神經昏厥。 當就診後得到適切治療,就可有效減低患者日後進行高空工作、煮食、駕駛、過馬路等情況時再次暈倒而造成傷亡的風險,以及可改善長者因昏厥而跌倒致骨折,繼而有可能傷殘或提早死亡的情況。 最後,張喜樂醫生溫馨提示孕婦、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問題或其他長期病患者、直系親屬有猝死病史的人士,即使首次昏厥後沒有不適,也應盡快看醫生。若曾有多次或頻密昏厥、昏厥時間比一般長、昏厥是在運動進行中發生、清醒後有視力模糊或言語不清等症狀的人士,更要立即求醫。

Uncategorized, 專欄

末期退化性足踝關節炎 兩大手術重燃希望

足踝關節(又稱踝關節)是下肢最末端的關節,是由腳背對上的距骨及兩條小腿骨(脛骨)和外側的腓骨所組成,每天承受著全身重量以及維持下肢的穩定性及靈活跑跳。當因嚴重創傷或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而演變成嚴重到末期的足踝關節退化,導致足踝關節痛楚難耐並重度干擾工作及生活,適切的手術治療方案會是必然的選擇。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骨科顧問醫生陳子釗指出,針對末期足踝關節退化患者的兩種手術選擇,分別是「關節融合手術」及「關節置換手術」。 關節融合手術沿用多年,是足部常見的手術之一,亦有效用於足踝關節,即是足踝關節融合手術。陳子釗解釋此手術主要是將磨蝕了的軟骨徹底清除,然後用鋼釘將脛骨及距骨的關節堅固地融合在良好位置以緩解足踝關節疼痛。即使融合了多個相關關節,術後大致上沒有影響走路,因為還有距舟關節協助足踝郁動,故通常仍可做到一定程度的屈曲和伸展動作。不過手術或會增加日後鄰近關節快速損耗的風險。 只要患者的足踝關節沒有嚴重的內翻,外翻或其他骨骼缺損的情況,都可利用微創內視鏡進行足踝關節融合手術。不過,若患者足踝內翻或其他變形情況嚴重,就需用回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在進行融合時一拼矯正足踝的不良角度,以防止引起膝關節或足部關節過早退化。 足踝關節融合手術相對適合過重、年輕,工作或生活上需要體力勞動的患者。但如果患者體重適中,術後日常無需做操重工夫,又或本身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並恐防接受融合手術後會加劇周邊關節退化,則接受人工足踝關節置換手術一般相對較合適。 至於人工足踝關節置換手術,就是如換膝關節般把已勞損的關節骨骼移除後換上人工關節,好處是可以保留原本關節的活動能力,以防止相關的關節在活動時會相互摩擦而造成痛楚。 陳醫生表示,人工足踝關節置換手術近20年才陸續開始普及化,主力醫治嚴重的退化性足踝關節炎,經不斷改良,現發展至第4代,在世界各地已有不少成功個案。雖然仍未及人工膝蓋及髖關節般耐用多年,但該手術能夠幫助有需要的患者解決長期因足踝關節腫痛而嚴重影響生活、社交甚至引發情緒低落,術後他們在一段時間內能重拾足踝關節靈活無痛的方便和生活樂趣。 此外,有一點令患者加添希望的是,由於足踝關節周遭的肌腱韌帶構造相對不複雜,因此即使做過融合手術,該足踝關節亦可按需要日後再接受關節置換。

Uncategorized, 專欄

解說心絞痛 痛的感覺?痛的位置?痛的處理方法?

「心絞痛」(Angina )一詞或許大家都曾聽聞,但未必了解是什麼。即使親身經歷過心絞痛的病人,所形容的也不盡相同。醫學上來說,心絞痛是形容心肌梗塞引起的痛楚,指的是心臟病發。但在大眾口中,心絞痛或心口痛泛指心口附近位置的不適,很多時候不一定是心臟病發。想了解心絞痛的話就先得明白以下幾點: 1. 心絞痛不一定會「痛」 一般形容的也不會像受到撞擊、刀割、刺痛等那麼清晰,而是較像有東西壓著胸口、「翳住」、「頂吓頂吓」之類,甚至很多病人表示沒有疼痛感覺。所以,心絞痛只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症狀,而它背後隱藏著的也不一定是心臟問題。 2. 心絞痛可能是心臟以外問題引致 除了心臟問題如冠心病、心瓣毛病等,心絞痛起因也有機會是其他部位問題導致的。例如腸胃、肺部、胰臟甚至肋骨附近的肌肉問題神經問題,也有機會在胸口附近造成類似的感覺,患者未必可清楚分辨。 3. 不要忽視輕微的心絞痛 輕微的心絞痛,間中「頂吓頂吓」,也有機會是心臟血管問題引起的,甚至血管有機會已嚴重收窄,只不過未遇到一些會把它「引爆」的刺激,所以才沒有出現劇痛症狀。 4. 心絞痛強弱與嚴重程度未必是正比 心臟問題導致的心絞痛,病人主觀感覺亦未必有疼痛,感覺的強烈程度也未必直接和病情相關,但要注意,若心絞痛痛得非常劇烈,通常反映問題嚴重,最大的風險是主動脈撕裂或心臟血管栓塞,必須緊急做手術令血流回復暢通。 5. 運動時出現心絞痛可能是冠心病症狀 冠心病在初起階段,心臟血管收窄未太嚴重,有機會於運動時,心臟供血的壓力增加才出現心絞痛;當收窄情況愈來愈嚴重,則有機會靜止不動亦會出現心絞痛。因此,若和往常做一樣的運動時忽然感到胸口不適,有機會是屬於由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應盡快諮詢醫生。 由於有不同的可能性,當出現疑似心絞痛,建議病人首先無需太緊張,最重要是找出背後隱藏著的問題。如果本身有冠心病的風險因素如年長、三高、肥胖、吸煙、飲酒等,都不建議拖延,最好盡快諮詢醫生接受檢查,分辨心絞痛背後隱藏的原因,然後作適當處理。 若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現時有多種處理方法。倘若血管未至於嚴重收窄、病人也沒有嚴重症狀,可先嘗試以藥物紓緩,包括降膽固醇藥、抗血小板藥,以及針對心絞痛症狀的藥物。假如用藥後情況沒有改善,一般來說就需要考慮以手術令血流復通,現時常用的手術是通波仔後放置藥性支架,之後按時服藥。亦有部分個案血管嚴重收窄或通波仔後效果不理想,便要考慮開刀進行搭橋手術。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病人應向醫生詳細了解再作出決定。

專欄

講發燒「是非」  冰水抹身 體溫更熱

相信人人都試過發燒。有人認為「唔發燒唔覺身體好」,有人則害怕「發燒會燒壞腦」。與其繼續道聽塗說,不如由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內外全科醫生張兆麟醫生為大家拆解發燒的是與非吧! Q1為什麼我們會發燒? A1張兆麟醫生解釋,我們腦底的下丘腦負責調控身體恆溫,設定核心體溫於攝氏37°C。發燒就是細菌或病毒入侵身體時,受襲的細胞出現發炎反應並釋放求救訊號,下丘腦收到通知後立即將核心體溫調升到38°C或以上,以造就高溫環境一方面激活免疫力,一方面令入侵的細菌及病毒難以存活,將其致病力減弱。 Q2究竟探熱時體溫幾多度才算發燒呢? A2當發現體溫比個人正常體溫高出攝氏0.5度或華氏1度,就已屬發燒。惟張兆麟醫生指個人正常體溫因人而異。例如兒童新陳代謝較快,體溫調整功能不穩定,體溫會較高,女性一般比男性平均體溫高0.3至0.4度,她們在排卵期和懷孕時的體溫亦會較高。因此會以36.2°C至37.1°C之間的範圍作參考。 此外,也要留意不同的探熱方法,發燒溫度亦有少許差異:口探要高於37.5°C才是發燒,但耳探和肛探就要高於38°C;腋探則需高於37.3°C,但額探只高於36°C就已屬發燒。 Q3有發燒一定是患流感嗎? A3張兆麟醫生著大家必須要弄清楚,發燒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身體受感染、受傷的一種警號,臨床上不少疾病都會引致發燒,因此還需要留意伴隨的其他症狀,有懷疑須立即求醫。 臨床上固然最常見的是患流感時,會出現發燒,並或兼有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痠痛、疲倦和頭痛,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 但其他疾病如腸胃炎、泌尿系統炎症、免疫系統異常問題等疾患也可導致發燒。此外,肝炎患者,發燒之餘,更伴隨噁心、黃疸及茶色尿的症狀。至於急性危疾如腦膜炎,患者也會發燒同時可兼有頭痛、噁心及畏光。 Q4老人家較難察覺發燒? A4張兆麟醫生解釋,年紀較大的長者由於身陳代謝較慢,故日常體溫可低至35.5°C至36°C,因此身體有感染而發燒也不明顯。若發現家中老人家量體溫時雖顯示36.5°C,但卻出現打冷顫、疲倦、咳嗽甚至呼吸急促的情況,有可能已因肺部有感染而正在發燒,應立即陪同入院求醫。 Q5發燒真的會「燒壞腦」? A5張兆麟醫生指發燒本身不會「燒壞腦」,但若發燒是患腦炎或腦膜炎所致,並得不到適切治療,就會有損害腦功能的「壞腦」風險。 但無論如何,當發燒持續三天仍不退燒,如果夾雜其他病徵,例如咳嗽、屙嘔或抽搐,必須立即求醫以免出現併發症。 Q6長輩常說小孩要發燒才長高是真的嗎? A6張兆麟醫生指醫學界暫未有相關數據證實發燒可令兒童增高。推斷是由於踏入青春期的兒童,當發燒時生長速度會因此而暫緩,不過痊癒後,小孩就會回復胃口和精力,身體即可補充足夠營養,並重新啟動發育長高速度,這或令家長錯覺孩子發燒可增高。 Q7發燒時用冰水或酒精抹身是錯的? A7張醫生呼籲大家:切勿用冰水或酒精抹身,因為會令皮膚血管一下子收縮起來,反而不能散熱,令體內溫度更高。有需要的話其實是用暖水抹身、沖涼或浸浴幫助散熱來舒緩不適。另當體溫較高時,也可服食撲熱適痛以作舒緩。 其他自然降低體溫的適當方法處理,包括:多喝開水、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穿輕便的衣服休息和睡覺。

專欄

無故肚痛是身體發出的警報?盆腔超聲波檢查助早期診斷!

許多女性可能都有過無緣無故的肚子痛經歷。當出現腹部不適時,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隨著香港婦科疾病日益普遍,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等新病例逐漸上升,因此腹部不適的信號不容忽視。女性的腹部尤其重要,因為盆腔區域包含卵巢、子宮和子宮頸等關鍵生殖器官,當這些器官出現問題時,腹痛往往是最早且常見的症狀之一。盆腔超聲波檢查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檢查方法,能幫助醫生清楚了解盆腔內部器官的狀況,並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盆腔超聲波檢查是一種無輻射且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塗抹超聲波導電凝膠,然後緩慢移動探頭。超聲波探頭發出的超聲波在傳播到身體不同部位時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儀器則通過高頻聲波成像技術接收這些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並轉換成影像,使醫生能夠清晰地觀察盆腔內器官的結構和功能。這使得盆腔超聲波檢查能夠準確診斷多種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和妊娠併發症等。檢查主要分為經腹部和經陰道兩種方式,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年齡和症狀等因素來選擇最合適的檢查方法。 一般建議女性每年進行一次盆腔超聲波檢查,但某些特定群體應特別注意並定期接受這項檢查,例如有婦科疾病家族史、不孕、腹部出現異常、月經不規則、盆腔疼痛、尿頻、性交或小便時疼痛,以及使用子宮內避孕器的女性等。盆腔超聲波檢查不僅能幫助這些女性診斷潛在的健康問題,還能為後續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從而保障她們的健康。 盆腔超聲波檢查的另一個常見用法是作為產前檢查,有助監察懷孕進程。在懷孕初期,盆腔超聲波檢查可以幫助醫生確認胚胎的位置和數量。隨著孕期的推進,它還能實時動態評估胎兒的發育情況健康狀態、評估胎位和胎盤狀況,以及協助醫生觀察羊水量等重要指標。這些寶貴的信息不僅能夠讓準父母更好地了解胎兒的成長過程,還能幫助醫生及時發現並處理併發症和潛在問題,確保懷孕過程的正常進展,為準父母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 在接受盆腔超聲波檢查前,有幾個重要的注意事項。患者應在醫生的建議下在檢查前適量飲水,以確保膀胱充盈,提供更好的聲波傳導環境,從而獲得更清晰的影像。在檢查之前,應告知醫生基本健康情況和病歷。同時可穿著寬鬆、易於穿脫的衣物,並去除身上的飾物及金屬物品,這樣能讓檢查過程更加順利。整個檢查過程大約需要10分鐘,在這期間,醫生會仔細觀察盆腔器官的情況,雖然過程中可能感到輕微的壓力,如果有任何嚴重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然而,盆腔超聲波檢查通常不會引起疼痛,因此毋須過分擔憂。 無論是有特定症狀的患者、孕婦,還是希望進行常規健康檢查的女性,定期進行盆腔超聲波檢查都能幫助我們及早識別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為女性的整體健康提供全面而持續的保障。

專欄

孕婦腰膝痠痛關乎「鬆」 一種東西用錯變元兇

每年10月大家特別關注骨質疏鬆問題(簡稱骨鬆),連十月懷胎的準媽媽也懷疑自己經常腰膝痠痛會否是骨質流失太多而有骨鬆?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骨科顧問醫生霍偉明醫生指,孕婦的關節及肌肉疼痛一般與骨鬆無關,而且要改善相關情況絕對有方法。 霍偉明醫生解釋,懷孕時婦女體內會分泌大量雌激素(estrogen)來維持子宮最佳環境給胎兒,而雌激素是維持骨質的重要荷爾蒙。懷孕中後期的準媽媽又會比一般人對鈣質特別吸收,以配合臨盆前的最後三數個月,胎兒尤其須攝收大量鈣質來發展骨骼的情況,而且即使產後數月,她們的身體仍可迅速恢復所流失的骨質。由於懷孕整個過程,能讓成年孕婦本身的骨骼得到良好保護,因此她們患骨質疏鬆的個案臨床上十分少有。 至於某些發展中國家有不少孕婦由於太年輕仍在青春期,骨質密度未發展到高峰,故有可能懷孕時骨質流失的情況會較嚴重,增加日後提早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孕婦常關節肌肉疼痛原因 霍偉明醫生指,孕婦出現腰痛或膝痛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懷孕時體重、身體重心出現變化,二是多個關節及其周遭的韌帶,會受懷孕時分泌的荷爾蒙「鬆弛素」所影響而變鬆所致。 當肚子愈來愈大,腰椎會不期然向前拗,同時下背肌肉又會向後拉扯來保持平衡,加上鬆弛素的釋放,令腰椎關節變鬆不穩,於是常感腰痠背痛,而且體重一下子大幅增加,又會令膝蓋承受更大壓力而容易造成膝痛。此外,鬆弛素也可影響到盆骨關節變鬆而產生的痛楚。 懷孕時或會出現手腕痛、手指刺痛,霍偉明醫生指主要是由於孕婦體內荷爾蒙分泌改變,導致腕管容易水腫而壓迫著神經,造成相關痛症,惟他亦呼籲各位準媽媽,切記絕不應怕水腫而不飲用足夠水分。 近年孕婦流行使用的托腹帶,霍醫生建議請勿過早開始用及長時間持續使用,以免令腰背肌肉過份依賴而「疏懶」,變得不夠力,當孕婦肚子更大時,相關肌腱就會因承受不到而又再出現疼痛。 日常改善方法 霍醫生建議可嘗試以下方法: 1. 在坐下、躺下時用咕𠱸或枕頭墊托腰部,以舒緩脊椎壓力; 2. 約每半小時至45分鐘活動筋骨,調整姿勢; 3. 可按身體情況,做一些簡單伸展,例如躺在床上或地上軟墊,位置是腳掌可貼到牆壁,然後慢慢將下肢抬高至可伸直踏著牆壁,維持約5-10分鐘,這亦有助舒緩腰背肌肉繃緊,及腰、膝的關節疼痛; 4. 另溫馨提醒各位準媽媽,日常均衡而富鈣質的膳食,多曬太陽及適量運動,已足夠提供最佳準備去迎接新生命。若刻意吃得過量令懷孕時體重增加超過10至12公斤的正常範圍,則容易加劇關節受壓而令疼痛情況惡化。

專欄

肝硬化便秘者 小心鋸扒太多 併發肝昏迷

人會昏迷,原來肝臟也可昏迷?其實健康的肝臟能把腸道消化蛋白質時所產生的亞摩尼亞(氨)分解繼而隨尿液排出體外。不過一旦肝臟分解亞摩尼亞的功能失效,亞摩尼亞就會積存於血液,若隨血流滲入腦部,就會損害腦功能,並可引致肝昏迷,造成患者神智不清、胡言亂語、或甚昏迷不醒。因此肝昏迷又稱為肝性腦病變。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肝膽胰臟檢查及治療中心臨床主管兼外科顧問醫生馬家榮醫生表示,肝昏迷一向是肝癌及其他嚴重肝病常見的併發症,近年肝硬化併發肝昏迷的個案也趨普遍。他解釋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的患者,當控病不佳,其肝臟會因經常受損結疤,而令纖維組織日漸增生,並會演化成肝硬化(即嚴重肝纖維化)。有肝硬化者,肝臟分解毒素的功能已大幅衰退,倘若他們還有便秘,以及在日常進食過量高脂高蛋白質食物例如牛扒、腩肉、或芝士等,又或有感染、或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就會因要消化過量的蛋白氨基酸,而令腸道積聚大量的阿摩尼亞類毒素,並湧入血液,再滲入腦部,併發肝昏迷。 小題: 肝昏迷會出現什麼症狀? 馬醫生表示,除非是急性肝衰竭併發肝昏迷,導致患者一下子昏迷不醒,否則,肝昏迷的嚴重程度是漸進的,可從臨床症狀分為四級:第一級,患者意識出現混亂、脾氣改變、肌肉不協調,例如無法完成寫字等精細動作;第二級,出現嗜睡、目光呆滯、短期記憶缺失、說話不清及胡言亂語;第三級,患者進入半昏迷狀態、嚴重嗜睡但仍可喚醒,並同時會意識紊亂、痙攣或肌肉僵硬;第四級,患者會完全昏迷至不醒人士、並可失去痛覺反應。 醫生診斷時,除了參考以上各級別的病況,亦會檢查患者口腔是否有類似石油味的特殊氣味,並且抽取動脈的血液來檢測亞摩尼亞的濃度是否超出正常值,以及進行腦部電腦掃描,確認相關症狀是否因為腦部腫脹所導致。 小題: 患者要接受什麼治療? 馬醫生表示大部分病情輕微的肝昏迷是可以逆轉的。針對第一級的症狀,醫生會處方幫助排便藥,避免糞便屯積而增加亞犘尼亞濃度,另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尤其緊記不要吃紅肉,因為紅肉會令身體製造更多亞犘尼亞,容易導致肝昏迷病情惡化。至於第二、第三級的肝昏迷症狀,醫生會處方抗生素,減少感染並抑制腸道細菌增生,以免製造大量亞摩尼亞。至於最嚴重的肝昏迷患者,當出現腹水、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等嚴重症狀時,就可能需要接受肝臟移植手術。 小題: 如何預防肝昏迷? 馬醫生有以下兩方面的提醒: 1. 患肝硬化及其他肝病的高危人士: 要預防肝昏迷發生或復發,宜在膳食中多攝取多些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並保持每天2至3次排便,防止亞摩尼亞積存體內。此外,動物性脂肪及低生物價值的蛋白質尤其要限制攝取,可按分量比例改為進食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等非油炸豆品,並且要戒酒。另也應避進食含化學添加劑的加工食品、高糖多鹽的食物、以及未經醫生處方的成藥或補充劑,以及日常生活避免疲勞,避免增加肝臟負擔。高危人士如在飲食上有疑慮,可尋求醫生意見或營養師協助。 2. 經常暴飲暴食的一般市民: 由於肝昏迷是肝硬化的併發症,因此保持健康,預防肝炎及肝炎演化為肝硬化,才是治本之策。撇除先天母胎感染的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多是後天暴飲暴食、不良生活習慣所致。尤其是脂肪肝合併發炎細胞所引起的脂肪性肝炎,臨床上已成為肝硬化其中一個最大誘因之一,影響範圍由肝至心、腦血管等全身,換肝的風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