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smart-post-show-pro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專欄 – Page 6 – Metrodailyhk

專欄

專欄

百日咳隨旅遊昌旺小心傳染風險 咳嗽2周未癒要求醫

百日咳是高度傳染的呼吸系統病,近幾年全球疑似有再活躍的趨勢。百日咳病如其名,會令人劇烈咳嗽並可持續達3個多月(即約百天)之久,不少患者更會咳到嘔吐、斷肋骨,甚或可咳到窒息、昏倒!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呼吸系統科顧問醫生廖頌雅醫生指出,大眾或以為百日咳只影響嬰兒,但其實任何人均可被傳染,例如哮喘及慢阻肺病患者,以及抵抗力較低的長者一旦染上,亦會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 百日咳(pertussis)是由一種名為「百日咳博德氏桿菌」的細菌所引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這細菌會通過帶菌者空氣中的飛沫,又或遭飛沫污染的表面給他人接觸而傳播開來。廖醫生解釋,「百日咳博德氏桿菌」侵入人體後,會依附在呼吸道的黏膜表面,並釋放一些毒素破壞表面具保護作用的纖毛,導致氣管腫脹發炎而刺激分泌更多黏液,於是引發嚴重咳嗽。 百日咳初發時就好像患了普通傷風、感冒般,有輕微發燒、流鼻水,及帶些輕咳。病發第二星期起,發燒、流鼻水漸緩解,但咳嗽卻愈見嚴重,患者每天都會頻密出現陣發式的劇烈咳嗽,每次可達一分鐘或以上;趁未咳時大力吸氣,又會發出有點像雞啼的吸入性哮聲(inspiratory whoop),是以百日咳在祖父母年代又俗稱「雞咳(whooping cough)」。 持續的猛烈咳嗽,除了令患者極度疲乏,更可導致「猛烈咳嗽後嘔吐(post-tussive emesis)」,加上嚴重阻礙飲水進食,容易令人脫水、體重驟降。臨床上,不少體弱或年長的患者更會咳到肋骨折斷、缺氧暈倒、休克。此外,百日咳亦可觸發肺炎、結膜炎及中耳炎,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統長期病者若染上百日咳後,更容易出現這類併發症。 嬰幼兒染上百日咳最危險,由於他們的氣管仍很細小,未必有咳嗽等症狀,卻會不時有暫停呼吸的情況,比成年人更容易缺氧、窒息。因此父母及照顧者當發現家中嬰兒拒絕飲奶、咀唇變藍發紫、出現口部乾涸及雙眼凹陷的脫水表徵、甚至抽筋,須即時送院救治。 百日咳-年四季也會出現,不如流感般有季節高峰期,而且一名百日咳患者足已可感染十多人,故此在香港屬於法定呈報傳染病。 早在2010年本港只有5宗百日咳個案紀錄,但到2016年已有31宗,至2018年更已攀升至110宗,推斷跟當時港人外遊探親的熱門地日本、英國、澳洲先後有百日咳爆發有關。疫情期間由於不能外遊,本地相關個案再次回落,不過現時大家回復四出外遊的生活方式,預計亦會增加百日咳再次傳入香港的風險。 當咳嗽兩周仍沒有轉好,或甚至因猛烈咳嗽而引發一些危險的症狀,應盡快求醫。入院後醫生會先處理患者的不適,包括:吊鹽水(打點滴)以舒緩脫水症狀、抽痰以解決痰涎充塞氣管、吸氧氣以治理缺氧昏倒。醫生經問診後如有懷疑,會安排求診者做百日咳PCR核酸檢測,當呈陽代表染病。病發2星期內細菌傳染力大,因此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療能發揮最大療效,延醫會加長及加重細菌對身體的傷害。 百日咳的患者必須按醫生指示接受及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同時也應圍頸巾、戴口罩,以免吸入冷空氣或可疑致敏原剌激氣管,亦要暫停吃冷凍飲品及甜點避免加劇咳嗽。 此外,廖醫生提醒與患者同住的家人、工作或生活上的緊密接觸者,也要看醫生,並可接受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另亦要在相關的家居或共用處所消毒。 預防百日咳,接種百日咳疫苗是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減輕嚴重咳嗽的症狀。本地的嬰兒及兒童自1956年起,須在出生後2個月起至小學6年級的接種期內,按時間完成多劑百日咳疫苗。 由於一出世未可以即時接種百日咳疫苗,故出世後首6個月的嬰幼兒抵抗力最低,最易受感染。另一方面,百日咳疫苗的保護力最多也只有10年,加上2018年本地個案增多近3.6倍,因此2019起,衞生防護中心已呼籲孕婦於35周之前接種一劑的百日咳疫苗,讓初生嬰兒可從準媽媽身上得到相關抗體,同時準媽媽也有抵抗力可避免染上百日咳。 除了嬰兒及孕婦之外,現時也建議以下易被傳染的高危成年人,接種百日咳疫苗: 一. 外傭、陪月員、祖父母、父母等的初生嬰兒照顧者; 二. 本身有糖尿病、心臟病、腎病、或哮喘及慢阻肺病的長期病患者,以及年老長者等的抵抗力較弱人士及他們的緊密照顧者; 三. 醫護人員; 四. 50歲或以上人士; 五. 近10年沒接種任何百日咳疫苗人士,而又需要經常外遊、公幹的人士; 六. 從沒有打過百日咳疫苗,缺乏相關抵抗力的來港工作及居住的外地人士。

專欄

瘜肉太大唔易切 可以靠大腸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常見的癌症,近年醫學界積極提倡有風險因素人士及早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期間若發現瘜肉,可即時將瘜肉切除。然而瘜肉有大有小,亦有不同的形狀,並不是全都可用傳統的方法切除,有時需應用另一種技術:大腸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Colorect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外科專科高彩華醫生表示,在形態上,瘜肉一般可分為凸起型或扁平型,若瘜肉大於2cm或過於扁平,便可能要採用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切除。 「傳統的瘜肉切除術是透過內窺鏡,用鉗夾走瘜肉或用一個圈去套著瘜肉,然後將圈慢慢收緊,直至切斷瘜肉。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則是在瘜肉底部注射特別的液體,將瘜肉和它下面的肌肉層分開,然後用電刀切開黏膜,再用電刀慢慢將瘜肉完全和肌肉層分開,直至瘜肉組織完全切除為止。後者的技術和時間要求都較高,平均可能要用一至兩小時切除一粒大瘜肉。」高醫生表示。 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由日本研發,早年多用於處理胃部腫瘤,因胃壁較厚,所以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的風險較低。後來技術逐漸成熟,便發展至用於切除相對薄很多的大腸上的瘜肉。比起傳統瘜肉切除,膜下剝離術主要有三大好處: 1. 如果瘜肉過大,傳統方法有時不能一次過將瘜肉完整地切除,但黏膜下剝離術則可以,成功率較傳統方法超過一倍。 2. 以傳統的瘜肉切除術處理較大瘜肉,若不能完整地切除瘜肉,復發率超過一成;而用黏膜下剝離術復發率則大約只是1%。 3. 若瘜肉的病理報告內有惡性癌細胞,而瘜肉是被完整切除,醫生可以較準確判斷病人淋巴擴散的機會,及判斷病人是否需要做大腸切除手術。 當然,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和所有手術一樣有一定風險,比傳統切除方法有較高的穿孔或流血的風險,亦未必所有病人都適合接受這種切除方法,病人應向醫生詳細諮詢。

專欄

留意藥食「相沖」 可增中毒風險

生肖相沖信不信由你,不過藥物跟食物、藥物跟藥物之間的「相沖」就絕不可輕視,否則可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或甚至有可能引發藥物中毒意外!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急症科顧問醫生及臨床毒理專家劉啟基醫生為大家淺談箇中因由。 劉啟基醫生解釋,藥物跟食物及藥物跟藥物之間的所謂「相沖」,簡單來說是指日常藥物跟某類藥物或食物同時服用時,會引致藥效過量或失效而產生副作用。 一般成年人的藥物中毒風險可跟藥物與食物及藥物與藥物之間的相沖問題有關。首先最常聽見的「相沖」食物是西柚及楊桃。尤其西柚汁(包括鮮或濃縮)含有大量抑制肝臟中的細胞色素P450 3A4酶,會減慢藥物代謝,令某些藥物例如用作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在血液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副作用。 另一普遍「相沖」問題是關於舊式抗凝血藥華法林,其主要功能是延長血液凝結時間,以預防血管形成有害血塊而產生血栓塞,因此常用於心房顫動,以及其他會增加血栓風險的疾病或術後情況。 華法林是透過抑制維他命K參與產生凝血因子而發揮抗凝血的藥效,所以常被稱為「薄血丸」。正接受華法林藥物療程的人士,若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補充劑及食物,有可能出現「相沖」而影響此抗凝血機制,可削弱華法林預防血栓塞的能力,增加體內或腦出血的風險。 劉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總數達數百種以上的常見中西藥物及食物,均會跟華法林產生藥物相互作用。當中的西藥及補充劑包括:他莫昔芬(Tamoxifen)、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青黴素、流感抗病毒藥奧司他韋、部份抗抑鬱藥、亞士匹靈、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等,以及維他命K、 C、E補充劑、軟骨素,輔酶Q10等。而中西草藥方面,則包括:人參、丹參、當歸、薑黃、白果、聖約翰草等。至於維他命K豐富的蔬果食物例如莧菜、韮菜、芥蘭、通菜、菠菜、奇異果、西梅乾、黃豆油、芥花籽油、綠茶及其製成食品等,亦會干擾華法林的藥效。有見及此,近年華法林漸漸被新抗凝血藥物取代。

專欄

眼裡只有自己子女 成為壞榜樣

「自從孩子出世之後,家中一切都以他為中心。」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可是,有些家長可能將「一切兒子行先」這個核心價值要求身邊所有人都要執行,令到其他家長以至朋友無所適從,甚至失了友誼,更為子女建立了壞榜樣。 我兒撐起全隊 Sofia的兒子是足球校隊隊員,球隊經常代表學校出賽,令Sofia一直自豪不已,甚至有點視兒子為小偶像。當球隊參加了一些較大型的賽事,或賽事中有出色表現,家長群組中會有家長自告奮勇寫一份發佈稿給學校對外發佈,如家長會,學校網頁及同一辦學團體的Newsletter等。 最近一次比賽如常由一位家長幫忙撰寫發佈稿,交給學校前大家傳閱,Sofia閱畢後即大發雷霆,「我兒子在賽事中表現出色,當中有兩球都是靠他入波,點解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文案中?!」 因為Sofia眼裡只有她的兒子,已看不到其他隊友同樣有精彩表現,而且決定性的一球亦是由另一位隊友射入的,按撰寫重點來說,的確是決定勝利一球較值得著墨,而且足球是團隊運動,每個隊員都是全力以赴,不應太個人主義的。 為我服務是盡義務 當孩子要外出比賽,不少家長都會隨隊出發,既是為子女打氣,亦是幫忙後勤及拍攝留念照。足球隊中有另一位家長陳太,每次同行她都只會照顧自己的兒子,對手入球她就大叫別的隊友不要再失手。其他家長為賽事拍片和拍照時,她都會叫人為她兒子多拍些特寫和錄影,到賽事完結後就會交USB 手指給拍攝的家長,叫人家剪好和修好圖後就放進USB手指中相約交收。 此外,完賽後她亦只顧為自己兒子換衫抹身,不會幫忙收拾公家物品,其他家長雖然都不計較,但看在眼裡都不是味兒。兒子見到媽媽常常指使人幫忙,更有樣學樣,在隊中會叫其他隊友給他買飲品遞毛巾,每次賽事中有失手總會怪責別人,原來不知不覺間媽媽已成了他的壞榜樣。 孩子很多時都以模仿來學習,父母更是主要的模仿對象,家長依賴別人,家長蠻不講理,孩子很快便有樣學樣,得到壞品格就成為他們社交和成長的絆腳石。

專欄

上海、日本資金 加入大灣區醫療融合

以本港為基地的尚至醫療集團(「尚至」),成功引入上海實業集團、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上海鎂信健康科技等為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將品牌提升為行業內更有認受性的領導者,並有助香港作為亞洲醫療中心的地位。 「尚至」主席霍文遜醫生表示,集團成立於2018年初,現時有六十多名專科醫生、二十多位普通科醫生及相關醫療專業人士,是適當時間向外發展。 「例如集團在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其實很自然地已在發展中。」霍醫生說,「看看香港和澳門的數據,以澳門為例,現時三份一以上澳門人其實都會到國內尋求醫療服務,這已是大趨勢。反過來,疫情之後亦有一定數量的國內病人來港接受醫療服務,因此我們將來希望有『多點行醫』,和國內團隊合作、接軌,有需要時病人可來往兩地接受醫療。」 這次引入的新投資者,霍醫生表示他們會有代表加入董事會,但不會參與實際的日常操作。而和這三間機構的合作細節亦各有不同,並非單純引入資金。當中包括醫療產品、藥物的開發;或發展醫療科技例如AI人工智能,有助跨專科的真正合作。以日本三井為例,在本國有豐富的長者醫療服務經驗,「尚至」也會吸取這方面的經驗幫助未來發展。 「我們很榮幸能吸引到新的資本和合作夥伴,這一輪融資的完成是我們在優質私人醫療保健領域鞏固領導地位的重要里程碑。有了全新投資者的戰略支援,並依託原有股東的優勢,我們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會。尚至醫療將繼續在提供先進醫療保健服務和創新的征程中前進。」霍醫生表示。 「尚至」集團總裁潘耀堅先生表示,現時集團佔15%左右的病人是來自國內,有港人北上有國內人南下,所以定位必須非常清晰。「港人北上一般是考慮價錢問題,而國內病人南下香港最先考慮的可能是醫療水平、服務等等,這些在一小時生活圈內可以辦到。例如有集團內的心臟科醫生和我說,早上接到國內人電話說胸口不適,下午兩點病人已坐在香港的診症室接受檢查,檢查之後他還可以返回國內,回家吃晚飯。」

專欄

從幼護牙 建立良齒

兒童的牙齒不僅是攝取營養的關鍵工具,同時也與整體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聯。若孩子從小就有口腔健康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成長和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可能削弱他們的自信心。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積極協助他們護理口腔,確保他們的牙齒健康。 兒童常見的口腔和牙齒問題包括蛀牙、門牙創傷、乳牙過早脫落、磨牙、牙齒染色、用口呼吸導致下顎發育不良等。另外,使用奶嘴、吸吮拇指、長時間使用奶瓶等也會導致牙齒不齊及咬合問題,而舌繫帶過短則可能引致進食、牙齒、下顎發育及呼吸道問題。 研究表明,上呼吸道阻塞可能會對兒童的牙齒和下顎發育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導致下顎骨錯位、牙齒彎曲和更多齲齒。除此之外,也有可能增加兒童患上「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風險,例如下顎狹窄、開咬、下顎變小。而舌繫帶過短會導致牙齒錯位、下顎和呼吸道發育不良,使嘴巴和呼吸道變小,進而影響咀嚼、呼吸或導致睡眠窒息症。 一旦發現兒童有蛀牙,建議及時治療,以防止發炎、腫脹、膿腫而影響恆齒發育。如果乳牙因嚴重蛀牙而提早脫落,相鄰的牙齒便會往空處移位,即將萌出的恆齒便會因空間有限,導致牙齒看起來彎曲或擁擠。 如果兒童出現上述口腔問題,可以接受與成年人相似的牙科治療,例如補牙、根管治療、人造牙冠、拔牙和早期矯正等。若牙齒出現蛀洞,及時進行補牙可以防止進一步的牙齒損害。在兒童換牙期間,進行早期矯正可以充分利用兒童顎骨生長和發育的潛力,有助兒童顎骨的正常發育,同時預防更嚴重的問題。 有些家長可能擔心兒童過早進行矯牙會產生過高風險,實際上,美國正畸醫師協會(AAO)和香港矯齒學會(HKSO)建議大多數兒童在7歲時進行矯正評估,例如使用功能矯正器幫助兒童下顎正常發育,通過早期治療可以防止牙齒問題變得更嚴重。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為小一學童提供牙科保健,即在六歲左右開始接受牙科檢查。從牙科醫生的角度來看,兒童應該在一歲之前進行牙科檢查,全面檢查牙齒、下顎發育、咬合、牙齦、舌繫帶和口腔組織的狀況。第一次就診可以讓家長了解如何正確照顧兒童的牙齒,預防蛀牙和其他與牙齒/上、下顎發育相關的問題。同時,早期牙科檢查可以讓兒童盡早適應和接受牙科服務。 總結而言,除了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家長亦要留意著他們的口腔情況,出現問題時便能把握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如果有任何問題,建議家長咨詢牙科醫生的意見。

專欄

及時護理傷口 勿讓疤痕增生

生活中的各種意外事件可能會造成身上大小不一的傷口,無論是臉上的暗瘡、烹飪時的刀傷,還是跌倒所造成的擦傷,都會帶來疼痛,並可能留下長久的疤痕。這些疤痕可能在顔色上深淺不一,形狀上凹凸不平,不僅影響著外觀,也可能導致疤痕增生。 當疤痕增生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影響關節活動能力。因此,一旦出現傷口,就應及時處理。

專欄

只是一塊抺布?天才的苦惱

農曆新年是大家拜年團聚的機會,亦是不少家長「晒馬」的好機會。 「我個女(8歲)剛剛就考到八級鋼琴,我從來沒迫佢學琴,佢兩歲時已自己走到鋼琴邊伸手按琴鍵……」「我從來唔見個仔溫習我亦唔會理,總之他派成績表回來永遠都是全級頭三名之內……」父母說起子女的威水史時眉飛色舞,但實際上他們忽略了子女得到今日的成績,背後付出的努力,父母往往不想說出來,只想用「天才」這塊布抹亮「子女的成就」的獎杯。 代孩子說慌 明明整個星期都在溫習應付考試,但去到PTA時候,見到有位家長說:「前幾日阿仔放學都去打波,好攰了!佢晚晚食完飯就瞓嘞!」然而事實兒子每晚都在溫習,付出很大的努力,成績亦在他自己和父母預期之內,可是媽媽卻在其他家長和同學面前說,「佢都係好彩咋!冇乜溫書又唔做試題都考到B grade!」這樣無疑代表孩子說謊話,不單做了壞榜樣,更漠視了孩子的付出,貶低其自我價值。 認同與加許 知道孩子在哪一方面有天份,從而栽培是好事,可是要明白亦要配合後天努力,才可以令他們發揮得更好,而且令造詣更上一層樓,天份和後天的努力其實是缺一不可。事實上,即使孩子再有天份,一門技術或手藝到了一定水平或會停在樽頸位,孩子思想未夠成熟,有時會感到沮喪和無助,作為父母的應該陪伴和分擔,聆聽他們的感受並開解,如可以跟他們說努力了就足夠,建議他們先放下,再慢慢部署如何提升向前邁進,成績或會不似預期,不要被好勝的情緒打敗。 不論孩子的天份還是後天的努力,都得應該先認同他們的付出,並教導孩子每次比賽或考試盡力而為已足夠,面對成敗不卑不亢,如果比賽或升級是以隊際的話,即使自己較有天份,亦應該重視團隊精神,不要個人主義,德育兼進。

專欄

縱容口福之慾 小心肝膽胰遭殃

肝、膽、胰彼此為鄰,由精密的膽管系統連通起來,構成一個輔助消化和代謝的重要系統,一旦膽管遭堵塞,就會引發一些肝膽胰相關的疾病,其中最普遍是肝結石、急性膽管炎,及急性胰臟炎,近年個案也多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我們請來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肝膽胰臟檢查及治療中心臨床主管暨外科顧問醫生馬家榮醫生淺述如下。 肝臟負責分泌膽汁,膽囊把膽汁儲存,胰臟則分泌含有消化酵素的胰液。由總肝管和膽囊管聚合而成的總膽管,最末端兩公分連接「壺腹」並同時接通胰管及十二指腸(小腸頭段位置),以匯集膽汁和胰液,並將之注入十二指腸,來幫助腸道消化脂肪、蛋白質等。 肝臟之所以結石,馬醫生解釋是由於感染或先天膽管病變等導致流通於肝膽管系統的膽汁出現淤塞,並形成結晶、鈣化,於是造成肝結石。結石可發生在肝臟內的膽小管,也可在肝臟外的總膽管。 撇除先天性膽管狹窄或患溶血性貧血這兩個高危因素,馬醫生指臨床上不少肝結石個案,原因是感染了淡水魚類身上的肝吸蟲,以致肝內膽管受損而發炎,而當發炎的膽管結痂時,會令膽管變窄影響膽汁流動而致淤塞,於是逐漸形成結石,令膽管的發炎情況惡化,形成惡性循環。長期打邊爐或食生滾粥時,不為意進食未熟透的鯇魚等淡水魚類,甚或經常愛吃淡水魚刺身者,最易感染相關寄生蟲。 當肝結石滾大到令人上腹劇痛、發燒、發冷及呈黃疸,或已併發急性膽管炎,如不及時醫治,可在24至48小時內病情急轉直下,或甚因細菌入血而併發敗血症,嚴重可致死。 雖然感染肝臟和膽管的寄生蟲可併發急性膽管炎,但臨床上急性膽管炎主要仍源於膽石及膽管狹窄,發炎位置集中在膽總管一帶。 把膽囊連接膽總管的膽囊管,當隨日子被流進的膽石粒愈撐愈闊,更多及更大的膽石就可順利通過並流入膽總管並將其卡著,形成閉塞環境,便利細菌滋長而發炎。如患膽石者兼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需洗腎、又或免疫力較常人低,膽管發炎更易惡化。一旦膽囊內充斥較大顆的膽石,每次擠膽汁需異常猛力收縮,隨時間可導致膽囊發炎兼有可能黏連膽管,這又會令總膽管受細菌感染。此外,膽管道、胰臟或十二指腸腫瘤是相對常見的因素導致膽管狹窄而造成急性膽管炎。 急性膽管炎是危險急症,馬醫生指治療會先用抗生素控制細菌發炎,再按病情需要進行俗稱「通膽管」的醫療程序來舒緩膽管閉塞。為防炎症復發可咨詢醫生,考慮做手術切除膽囊。 至於急性胰臟炎,也可跟膽石有關。當總膽管遭流進的膽石堵塞,胰液就無法正常排出並回流,導致胰臟受到胰液內的消化酵素所侵蝕,造成急性胰臟炎。 日常高脂飲食,酗酒會令體內的三酸甘油脂飆高,亦會導致胰臟周邊負責輸送的微血管受阻塞而容易使胰臟炎病發。其他高危因素包括:高血鈣、某些藥物副作用、膽管生腫瘤、過濾性病毒感染、胰臟因意外受創傷、手術併發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家族遺傳,以及膽管或胰管因先天異常而不通等。 患急性胰臟炎會突發出現上腹劇痛,或甚愈吃愈痛,並可伴隨嘔吐、發燒。馬醫生指治療會按診斷而制定相應治療方案,以防止再次發炎。如由膽石引起就要做手術切除膽石,若因暴飲暴食致高血脂而發病,則要戒酒、改善飲食,並配合藥物控制三酸甘油脂。患者如不接受適切治療,會長期反覆發炎,變成慢性胰臟炎,令胰臟萎縮纖維化,失去功能,導致糖尿病。胰臟纖維化的細胞也可能出現異常增生而提升胰臟癌風險。

專欄

龍年齊齊瞓好啲 3招助自己入睡

元宵未過,仍屬「新正頭」,在這裡祝《都市日報》讀者和全港市民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龍年大家可能各自有不同願望,但有一個願望相信人人適用:今年瞓得好過舊年。的確,以兔年來說,因失眠而求醫的人是比疫情期間增加了。至於原因,雖然沒有正式統計,但可以推算包括以下幾個原因: 1. 因為疫情過去,去年年初通關,很多人的工作性質又有了轉變,因為疫情期間不用外出工作,但通關後回復疫情前的上班模式,其實亦是一種生活改變,對大家自然就有壓力,需要重新要適應和習慣回辦公室上班、回學校上課,若一時未能適應便有機會導致失眠。 2. 有一部分病人是因為疫情期間減少了見醫生,而在過去一年有問題就會諮詢醫生,所以由醫生發現的失眠個案亦有所增加。 3. 通關後很多事「不似預期」,例如整體經濟、股價、樓價等。 那麼,如何可在龍年瞓好啲呢?其實在醫生的角度,「瞓得好」有些基本準則,包括每晚臨睡前不會擔心自己睡得好不好,醒來後沒有賴床的念頭,日間不會「烏眉恰睡」等等,而不是硬性去看睡了多少時間。想睡得好,可試試以下三招: 1. 做好睡眠衛生,例如窗簾要能阻隔街外的光線,室內溫度必須令自己覺得舒適,盡量維持關上睡房門後有一個寧靜的環境等等。 2. 飲食方面,我們須注意的不是什麼食物可幫助睡眠,而是應避免會影響睡眠的飲食,最常見的就是濃茶和咖啡,所以大家可留意一下自己每天飲最後一杯咖啡是什麼時間?若懷疑對晚上睡眠有影響就要提早些飲,我有病人最終每天只在早上10點前喝咖啡,對晚上睡覺就沒有太大影響了。 3. 運動方面,雖然做運動之後會疲倦,但要注意晚上不要過量運動,也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但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需要觀察自己的情況,然後慢慢調節,大部分病人改在下午時間做適量運動,對瞓好啲有幫助。此外,靜坐、冥想、靜觀等可以幫助自己放鬆,較容易入睡。 最後,若持續睡眠欠佳,影響生活,可諮詢醫生找出原因並嘗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