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專欄

基本體檢中 驗血相關指數代表什麼?

成年人一般建議在30歲起每年一次做基本身體檢查,當中包括按個人需要而設的檢查計劃。對於某些疾病的高危人士,或更需要在30歲之前開始相關檢查,並每半年進行複檢。因為定期體檢,能有效及早發現身體異常情況,及時病向淺中醫,增加治癒率。抽血是體檢中重要而必須的一環,能從中偵測血糖、血脂、肝及腎功能、身體有否受感染,而不少人或對體檢報告中這些指數沒有什麼概念,現分別淺述讓大家多點基本認識,方便更易理解醫生對報告的講解,及因應檢測結果而制定的適切監控或初步治療。 空腹血糖值(英文Fasting Blood Glucose,簡稱FBG)是常用的糖尿病檢測指標。抽血檢驗前須空肚(沒有進食任何食物,但可飲水)至少8小時。健康的空腹血糖值是介乎4mmoI/L至6mmoI/L之間。當空腹血糖值等於或大過5.6至少於7 mmol/L,則已是糖尿病前期,患糖尿病風險比常人高,需緊密監控。 經常掛在口邊的膽固醇,也可通過抽血檢查含量是否適中。血液中膽固醇的理想水平是:總膽固醇(即血液中的膽固醇總和)應低於5.2mmol/L;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英文簡稱LDL)應低於3.4,若能低於2.6更理想,因為容易堆積在血管壁而造成動脈阻塞,增加患上冠心病及中風的風險;至於當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好膽固醇,英文簡稱HDL),則應高於1.0,若含量能高至1.6或以上就更理想,因能帶走過多的低密度膽固醇,避免其黏結在血管壁而令血管硬化。 另一方面,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英文Triglyceride,簡稱TG或TAG)過多,除了會令人中央肥胖,更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甚至胰腺炎的風險。因此應維持低於1.7 mmol/L的理想水平,如到1.7至2.2 mmol/L已屬邊緣高風險,當到2.3至5.6 mmol/L則屬高風險,若高過5.6 mmol/L更是危險級別。 此外,血液中的尿酸 (英文Uric Acid,簡稱UA)濃度高會容易導致痛風,女性雖有雌激素幫助排解尿酸,患痛風的比例較男性低,但當到更年期雌激素大幅下降,相關風險亦會提升。男性尿酸正常值是0.2至0.43 m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則是0.15至 0.36 mmol/L。 需說明一點,雖然尿酸越高發生痛風的機率越高,但是約10%尿酸數值高於標準的人並沒有痛風發作。另一方面,大約有30%的人在突然痛風發作時抽血檢驗,當下尿酸的數值可能是正常,但當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抽血,尿酸數值會比正常為高。所以,診斷痛風除了抽血檢驗之外,還需配合臨床症狀。 驗血檢測肝功能,基本會包括測谷草轉氨酶(AST或SGOT)和谷丙轉氨酶(ALT或SGPT)這兩種肝酵素。一般成年人的AST正常水平為8 至 48 U / L,ALT正常水平是7 至 55 U / L。當兩者同時升高,代表肝臟受損及出現炎症。因為肝臟受損時肝細胞中的酵素會釋放入血液。另一可檢測是膽紅素 (英文bilirubin,簡稱BR)。過高的膽紅素會導致黃疸或溶血性貧血。成年人一般的正常水平是0.1 至 1.2 mg /

專欄

討便宜 失友誼 隱藏的聚餐禮儀

餐飲禮儀不單是如何使用刀叉筷子咁簡單。新一代生活富足,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下生活當然是好事,可是卻容易令年輕人不懂感恩,將別人的幫忙視為應份,佔人便宜都視作理所當然。最近,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個「討便宜、失友誼」的聚餐故事,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他有錢他找數 朋友A家庭背景不錯,加上自己工作拼搏,事業上早已有一定成就,經濟條件上當然不成問題。A亦十分重視友情,差不多每個月都會約中學同學出來一次聚聚舊,可是每次出來吃飯,當中的兩位女同學,往往認定A因為富貴,所以應份每次出來見面吃飯都由A付賬,這兩位女同學每次都會拿著餐牌,叫最名貴的菜式,往往叫多過吃的份量,最後一桌剩菜也說沒所謂。 吃完晚飯更搶著說找餘興節目,總之認為A應該請盡大家吃喝玩樂。可是其他同學卻感到十分尷尬,各人心裡想:「怎好意思每次要A請食飯,但每次這兩位同學不貴的不叫,埋單動輒每位千多二千元,自己又不捨得夾錢……」結果,每次差不多十人的聚會,結果近這幾次只剩下五人以下出席。 聚餐禮儀不簡單 大城市群體生活,少不免大小不同的聚會,不論同事們Happy Hour聯誼,還是舊同學聚舊,甚至是親友見面,常見都會是外出用膳,這時聚餐禮儀就十分重要了。首先,朋友同事聚會,大忌是預了其中一人請,除非當事人說明有事慶祝主動請客,不然大家平輩關係,大安旨意要人請客十分失禮,亦令人覺得自己很貪心,更遑論大大聲叫人請客,只會令大家下次不想約你。 如席間有人請客的話,大忌在餐牌中點最貴的菜式,不論是分享的中餐還是每位上的西餐,如主人家點菜先的話,就選和主人家點的價錢相若的菜式;如你點先話,最好是選餐牌裡的中價之選。主人家即使帶來名酒佳釀,切記不要「一杯接一杯」,不單易醉出洋相失禮,同時亦令同行的親友們覺得你不夠大體。到結帳的時候,要主動提出夾錢方案,並留意是否有朋友買了蛋糕和酒等,亦提出加入大數攤分;如是有人請客的話,即使現場來不及多謝,亦需要回到家手機留言給主人家致謝,帶來一個開心的聚會。 做個懂感恩有禮貌的朋友,每次飯局聚會都一定有你的份兒。

專欄

孩子包皮推不開 「手尾」可以很嚴重

包皮是男性生殖器前端的外皮,正常情況下呈環形,並能完全或部份遮蓋龜頭,起到保護龜頭並防止外界造成損傷的作用。在孩子3-5歲之前,無法完全翻開包皮是正常的,這被稱為生理性包莖。在5歲左右,大部分孩子的包皮已經可以翻開,但並非所有兒童都能在相應階段順利翻開包皮。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包皮問題,父母應立即帶他們尋求醫生治療,並教導孩子正確的包皮護理方式。 當孩子的包皮過長時,這種情況被稱為「包莖」,它會導致龜頭無法完全露出,可能引起各種不適,如果不進行正確處理,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導致排尿困難,因為尿液在排尿時可能會積聚在包皮內,需要推開包皮才能排出,阻礙了正常的尿液流動。同時,狹窄的尿道口也會導致小便分叉和尿液流向不準確,如廁時容易弄濕身體和衣服。此外,由於包莖會使尿液在排尿時滯留在包皮內,令細菌容易滋生,可能會引起龜頭炎和感染,甚至膀胱和尿道感染。 一些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包皮問題後,可能會試圖幫他們強行翻開或推下包皮,這反而會導致包皮無法回到原位,從而勒住陰莖主體,影響包皮和龜頭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產生「嵌頓性包皮」。孩子的龜頭會充血和腫脹,且感到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包皮和龜頭的水腫,或者影響龜頭的血液循環,甚至甚至會令包皮或陰莖組織壞死,可能需要切除陰莖前端。因此,當包皮無法推回原位時,建議父母儘快帶孩子尋求醫生的幫助。 要治療包莖和包莖嵌頓,除了傳統包皮環切手術外,現時有較多父母為孩子選擇進行激光割包皮手術或微創包皮免縫手術,這些新的治療方法為孩子提供了更為舒適和方便的選擇。激光割包皮手術利用激光激光器或高頻電刀切除過長的包皮,在切割的同時也能夠止血,相比傳統手術方式,激光手術具有出血、疼痛和腫脹較少的優勢,孩子也能夠更快地恢復,並減少了手術後的不適感,孩子通常可以在術後三至五天後上學。而微創包皮免縫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生會使用包皮槍,把多出來的包皮同時除去和縫合,切口平坦整齊,幾乎不會引致出血,只產生輕微的疼痛,手術需時5-10分鐘,非常迅速。相比傳統手術,微創包皮免縫手術的恢復時間更短,創傷更小,通常無需拆除縫線。 無論是激光割包皮手術還是微創包皮免縫手術,都能縮短小朋友的康復時間,使他們能夠更快重新投入日常活動中,同時也讓父母照料孩子變得更加方便。手術後,家長應按照醫生的建議執行護理措施,包括教導孩子保持手術部位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和碰撞,以及定時觀察手術部位的情況,以確保傷口能夠順利癒合。 此外,在手術後,家長還應該注意幫助孩子避免過度觸碰生殖器,因為孩子可能會將手上的細菌帶到陰莖上,增加感染的風險,導致龜頭包皮炎。為了減少孩子對生殖器的關注和好奇心,家長可以帶孩子體驗新事物,例如參與不同種類的運動或者探索大自然,使他們專注於其他興趣愛好上,進而不再經常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新奇、形狀獨特的玩具,例如積木、玩具模型等,以刺激孩子的觸覺,滿足他們對新鮮觸感的需求,轉移他們觸碰下體的衝動。 綜上所述,當孩子出現包皮問題時,建議父母及時諮詢醫生的建議並進行相應的處理,以免孩子的生殖器狀況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專欄

出外做好防曬措施 有效預防皮膚癌

當我們的皮膚受到陽光的照射時,它有助合成維生素D,促進骨骼的發育。然而,如果長時間在烈日當空下曝曬,又沒有做好防曬措施,DNA可能會在細胞新陳代謝過程中受到損傷,可能會導致基因突變,進而使細胞失控增長,形成皮膚癌。因此,大家絕對不能忽視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亦要定期觀察皮膚,一旦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建議立即求醫。 除了太陽的紫外線,還有其他一些風險因素可能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首先,皮膚較白的人由於黑色素較少,相對容易罹患皮膚癌,因為他們的皮膚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損害。此外,擁有較多痣的人也較容易罹患皮膚癌,因為這些斑點可能是細胞異常增生的徵兆。過去有燒傷或接受過放射治療的人,由於皮膚已受損,使得細胞更容易發生異常變化,因此可能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免疫力低下、長期接觸致癌物質或放射物質,以及有家族病史的人也面臨較高的皮膚癌風險。 皮膚癌可以出現在許多部位,包括臉部、唇部、頸部等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區域,但也有可能出現在不常接觸到陽光的部位,如手掌、腳掌或腳趾間的縫隙。皮膚癌可能出現幾種警告徵兆,首先,如果皮膚上出現新的斑塊,它的外觀應該與周圍的斑點有所不同,可能伴隨著痕癢、疼痛或發炎等症狀。其次,如果傷口長時間無法癒合,也需要特別關注。此外,痣或斑點的大小、形狀或顏色的改變也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 為了更準確地評估痣或斑點的性質,我們可以遵從ABCDE規則進行初步分辨。首先是外觀不對稱(Asymmetry),在痣的中間劃一條十字,觀察四條邊是否對稱。如果對稱,則可能是良性的;如果不對稱,可能傾向於惡性。其次是邊界(Border),檢查痣的邊界是否規則。如果邊界整齊,可能是良性的;如果不規則,可能傾向於惡性。接著是顏色(Colour),良性痣通常顏色較單一,而惡性痣可能有多種顏色或色差。然後是直徑(Diameter),如果痣的直徑小於6毫米,可能是良性的;如果超過6毫米,則需要更仔細觀察,可能傾向於惡性。最後是演變(Evolving),如果痣隨著時間沒有明顯變化,可能是良性的;如果大小、形狀或顏色一直在變化,則可能傾向於惡性。 預防皮膚癌最重要的措施是避免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在陽光猛烈下活動時,應該採取適當的防曬措施,如使用防曬霜、撐傘、戴寬邊帽和太陽眼鏡等。此外,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累積的,即使沒有明顯的曬傷或灼傷,皮膚組織可能已受到損傷。因此,大家應該及早培養防曬的意識和習慣。如果發現皮膚出現任何可疑徵兆,建議立即尋求醫生的幫助,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防止癌細胞的擴散,並提高治愈率。

專欄

百日咳隨旅遊昌旺小心傳染風險 咳嗽2周未癒要求醫

百日咳是高度傳染的呼吸系統病,近幾年全球疑似有再活躍的趨勢。百日咳病如其名,會令人劇烈咳嗽並可持續達3個多月(即約百天)之久,不少患者更會咳到嘔吐、斷肋骨,甚或可咳到窒息、昏倒!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呼吸系統科顧問醫生廖頌雅醫生指出,大眾或以為百日咳只影響嬰兒,但其實任何人均可被傳染,例如哮喘及慢阻肺病患者,以及抵抗力較低的長者一旦染上,亦會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 百日咳(pertussis)是由一種名為「百日咳博德氏桿菌」的細菌所引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這細菌會通過帶菌者空氣中的飛沫,又或遭飛沫污染的表面給他人接觸而傳播開來。廖醫生解釋,「百日咳博德氏桿菌」侵入人體後,會依附在呼吸道的黏膜表面,並釋放一些毒素破壞表面具保護作用的纖毛,導致氣管腫脹發炎而刺激分泌更多黏液,於是引發嚴重咳嗽。 百日咳初發時就好像患了普通傷風、感冒般,有輕微發燒、流鼻水,及帶些輕咳。病發第二星期起,發燒、流鼻水漸緩解,但咳嗽卻愈見嚴重,患者每天都會頻密出現陣發式的劇烈咳嗽,每次可達一分鐘或以上;趁未咳時大力吸氣,又會發出有點像雞啼的吸入性哮聲(inspiratory whoop),是以百日咳在祖父母年代又俗稱「雞咳(whooping cough)」。 持續的猛烈咳嗽,除了令患者極度疲乏,更可導致「猛烈咳嗽後嘔吐(post-tussive emesis)」,加上嚴重阻礙飲水進食,容易令人脫水、體重驟降。臨床上,不少體弱或年長的患者更會咳到肋骨折斷、缺氧暈倒、休克。此外,百日咳亦可觸發肺炎、結膜炎及中耳炎,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統長期病者若染上百日咳後,更容易出現這類併發症。 嬰幼兒染上百日咳最危險,由於他們的氣管仍很細小,未必有咳嗽等症狀,卻會不時有暫停呼吸的情況,比成年人更容易缺氧、窒息。因此父母及照顧者當發現家中嬰兒拒絕飲奶、咀唇變藍發紫、出現口部乾涸及雙眼凹陷的脫水表徵、甚至抽筋,須即時送院救治。 百日咳-年四季也會出現,不如流感般有季節高峰期,而且一名百日咳患者足已可感染十多人,故此在香港屬於法定呈報傳染病。 早在2010年本港只有5宗百日咳個案紀錄,但到2016年已有31宗,至2018年更已攀升至110宗,推斷跟當時港人外遊探親的熱門地日本、英國、澳洲先後有百日咳爆發有關。疫情期間由於不能外遊,本地相關個案再次回落,不過現時大家回復四出外遊的生活方式,預計亦會增加百日咳再次傳入香港的風險。 當咳嗽兩周仍沒有轉好,或甚至因猛烈咳嗽而引發一些危險的症狀,應盡快求醫。入院後醫生會先處理患者的不適,包括:吊鹽水(打點滴)以舒緩脫水症狀、抽痰以解決痰涎充塞氣管、吸氧氣以治理缺氧昏倒。醫生經問診後如有懷疑,會安排求診者做百日咳PCR核酸檢測,當呈陽代表染病。病發2星期內細菌傳染力大,因此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療能發揮最大療效,延醫會加長及加重細菌對身體的傷害。 百日咳的患者必須按醫生指示接受及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同時也應圍頸巾、戴口罩,以免吸入冷空氣或可疑致敏原剌激氣管,亦要暫停吃冷凍飲品及甜點避免加劇咳嗽。 此外,廖醫生提醒與患者同住的家人、工作或生活上的緊密接觸者,也要看醫生,並可接受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另亦要在相關的家居或共用處所消毒。 預防百日咳,接種百日咳疫苗是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減輕嚴重咳嗽的症狀。本地的嬰兒及兒童自1956年起,須在出生後2個月起至小學6年級的接種期內,按時間完成多劑百日咳疫苗。 由於一出世未可以即時接種百日咳疫苗,故出世後首6個月的嬰幼兒抵抗力最低,最易受感染。另一方面,百日咳疫苗的保護力最多也只有10年,加上2018年本地個案增多近3.6倍,因此2019起,衞生防護中心已呼籲孕婦於35周之前接種一劑的百日咳疫苗,讓初生嬰兒可從準媽媽身上得到相關抗體,同時準媽媽也有抵抗力可避免染上百日咳。 除了嬰兒及孕婦之外,現時也建議以下易被傳染的高危成年人,接種百日咳疫苗: 一. 外傭、陪月員、祖父母、父母等的初生嬰兒照顧者; 二. 本身有糖尿病、心臟病、腎病、或哮喘及慢阻肺病的長期病患者,以及年老長者等的抵抗力較弱人士及他們的緊密照顧者; 三. 醫護人員; 四. 50歲或以上人士; 五. 近10年沒接種任何百日咳疫苗人士,而又需要經常外遊、公幹的人士; 六. 從沒有打過百日咳疫苗,缺乏相關抵抗力的來港工作及居住的外地人士。

專欄

瘜肉太大唔易切 可以靠大腸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常見的癌症,近年醫學界積極提倡有風險因素人士及早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期間若發現瘜肉,可即時將瘜肉切除。然而瘜肉有大有小,亦有不同的形狀,並不是全都可用傳統的方法切除,有時需應用另一種技術:大腸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Colorect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外科專科高彩華醫生表示,在形態上,瘜肉一般可分為凸起型或扁平型,若瘜肉大於2cm或過於扁平,便可能要採用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切除。 「傳統的瘜肉切除術是透過內窺鏡,用鉗夾走瘜肉或用一個圈去套著瘜肉,然後將圈慢慢收緊,直至切斷瘜肉。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則是在瘜肉底部注射特別的液體,將瘜肉和它下面的肌肉層分開,然後用電刀切開黏膜,再用電刀慢慢將瘜肉完全和肌肉層分開,直至瘜肉組織完全切除為止。後者的技術和時間要求都較高,平均可能要用一至兩小時切除一粒大瘜肉。」高醫生表示。 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由日本研發,早年多用於處理胃部腫瘤,因胃壁較厚,所以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的風險較低。後來技術逐漸成熟,便發展至用於切除相對薄很多的大腸上的瘜肉。比起傳統瘜肉切除,膜下剝離術主要有三大好處: 1. 如果瘜肉過大,傳統方法有時不能一次過將瘜肉完整地切除,但黏膜下剝離術則可以,成功率較傳統方法超過一倍。 2. 以傳統的瘜肉切除術處理較大瘜肉,若不能完整地切除瘜肉,復發率超過一成;而用黏膜下剝離術復發率則大約只是1%。 3. 若瘜肉的病理報告內有惡性癌細胞,而瘜肉是被完整切除,醫生可以較準確判斷病人淋巴擴散的機會,及判斷病人是否需要做大腸切除手術。 當然,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和所有手術一樣有一定風險,比傳統切除方法有較高的穿孔或流血的風險,亦未必所有病人都適合接受這種切除方法,病人應向醫生詳細諮詢。

專欄

留意藥食「相沖」 可增中毒風險

生肖相沖信不信由你,不過藥物跟食物、藥物跟藥物之間的「相沖」就絕不可輕視,否則可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或甚至有可能引發藥物中毒意外!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急症科顧問醫生及臨床毒理專家劉啟基醫生為大家淺談箇中因由。 劉啟基醫生解釋,藥物跟食物及藥物跟藥物之間的所謂「相沖」,簡單來說是指日常藥物跟某類藥物或食物同時服用時,會引致藥效過量或失效而產生副作用。 一般成年人的藥物中毒風險可跟藥物與食物及藥物與藥物之間的相沖問題有關。首先最常聽見的「相沖」食物是西柚及楊桃。尤其西柚汁(包括鮮或濃縮)含有大量抑制肝臟中的細胞色素P450 3A4酶,會減慢藥物代謝,令某些藥物例如用作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在血液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副作用。 另一普遍「相沖」問題是關於舊式抗凝血藥華法林,其主要功能是延長血液凝結時間,以預防血管形成有害血塊而產生血栓塞,因此常用於心房顫動,以及其他會增加血栓風險的疾病或術後情況。 華法林是透過抑制維他命K參與產生凝血因子而發揮抗凝血的藥效,所以常被稱為「薄血丸」。正接受華法林藥物療程的人士,若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補充劑及食物,有可能出現「相沖」而影響此抗凝血機制,可削弱華法林預防血栓塞的能力,增加體內或腦出血的風險。 劉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總數達數百種以上的常見中西藥物及食物,均會跟華法林產生藥物相互作用。當中的西藥及補充劑包括:他莫昔芬(Tamoxifen)、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青黴素、流感抗病毒藥奧司他韋、部份抗抑鬱藥、亞士匹靈、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等,以及維他命K、 C、E補充劑、軟骨素,輔酶Q10等。而中西草藥方面,則包括:人參、丹參、當歸、薑黃、白果、聖約翰草等。至於維他命K豐富的蔬果食物例如莧菜、韮菜、芥蘭、通菜、菠菜、奇異果、西梅乾、黃豆油、芥花籽油、綠茶及其製成食品等,亦會干擾華法林的藥效。有見及此,近年華法林漸漸被新抗凝血藥物取代。

專欄

眼裡只有自己子女 成為壞榜樣

「自從孩子出世之後,家中一切都以他為中心。」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可是,有些家長可能將「一切兒子行先」這個核心價值要求身邊所有人都要執行,令到其他家長以至朋友無所適從,甚至失了友誼,更為子女建立了壞榜樣。 我兒撐起全隊 Sofia的兒子是足球校隊隊員,球隊經常代表學校出賽,令Sofia一直自豪不已,甚至有點視兒子為小偶像。當球隊參加了一些較大型的賽事,或賽事中有出色表現,家長群組中會有家長自告奮勇寫一份發佈稿給學校對外發佈,如家長會,學校網頁及同一辦學團體的Newsletter等。 最近一次比賽如常由一位家長幫忙撰寫發佈稿,交給學校前大家傳閱,Sofia閱畢後即大發雷霆,「我兒子在賽事中表現出色,當中有兩球都是靠他入波,點解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文案中?!」 因為Sofia眼裡只有她的兒子,已看不到其他隊友同樣有精彩表現,而且決定性的一球亦是由另一位隊友射入的,按撰寫重點來說,的確是決定勝利一球較值得著墨,而且足球是團隊運動,每個隊員都是全力以赴,不應太個人主義的。 為我服務是盡義務 當孩子要外出比賽,不少家長都會隨隊出發,既是為子女打氣,亦是幫忙後勤及拍攝留念照。足球隊中有另一位家長陳太,每次同行她都只會照顧自己的兒子,對手入球她就大叫別的隊友不要再失手。其他家長為賽事拍片和拍照時,她都會叫人為她兒子多拍些特寫和錄影,到賽事完結後就會交USB 手指給拍攝的家長,叫人家剪好和修好圖後就放進USB手指中相約交收。 此外,完賽後她亦只顧為自己兒子換衫抹身,不會幫忙收拾公家物品,其他家長雖然都不計較,但看在眼裡都不是味兒。兒子見到媽媽常常指使人幫忙,更有樣學樣,在隊中會叫其他隊友給他買飲品遞毛巾,每次賽事中有失手總會怪責別人,原來不知不覺間媽媽已成了他的壞榜樣。 孩子很多時都以模仿來學習,父母更是主要的模仿對象,家長依賴別人,家長蠻不講理,孩子很快便有樣學樣,得到壞品格就成為他們社交和成長的絆腳石。

專欄

上海、日本資金 加入大灣區醫療融合

以本港為基地的尚至醫療集團(「尚至」),成功引入上海實業集團、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上海鎂信健康科技等為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將品牌提升為行業內更有認受性的領導者,並有助香港作為亞洲醫療中心的地位。 「尚至」主席霍文遜醫生表示,集團成立於2018年初,現時有六十多名專科醫生、二十多位普通科醫生及相關醫療專業人士,是適當時間向外發展。 「例如集團在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其實很自然地已在發展中。」霍醫生說,「看看香港和澳門的數據,以澳門為例,現時三份一以上澳門人其實都會到國內尋求醫療服務,這已是大趨勢。反過來,疫情之後亦有一定數量的國內病人來港接受醫療服務,因此我們將來希望有『多點行醫』,和國內團隊合作、接軌,有需要時病人可來往兩地接受醫療。」 這次引入的新投資者,霍醫生表示他們會有代表加入董事會,但不會參與實際的日常操作。而和這三間機構的合作細節亦各有不同,並非單純引入資金。當中包括醫療產品、藥物的開發;或發展醫療科技例如AI人工智能,有助跨專科的真正合作。以日本三井為例,在本國有豐富的長者醫療服務經驗,「尚至」也會吸取這方面的經驗幫助未來發展。 「我們很榮幸能吸引到新的資本和合作夥伴,這一輪融資的完成是我們在優質私人醫療保健領域鞏固領導地位的重要里程碑。有了全新投資者的戰略支援,並依託原有股東的優勢,我們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會。尚至醫療將繼續在提供先進醫療保健服務和創新的征程中前進。」霍醫生表示。 「尚至」集團總裁潘耀堅先生表示,現時集團佔15%左右的病人是來自國內,有港人北上有國內人南下,所以定位必須非常清晰。「港人北上一般是考慮價錢問題,而國內病人南下香港最先考慮的可能是醫療水平、服務等等,這些在一小時生活圈內可以辦到。例如有集團內的心臟科醫生和我說,早上接到國內人電話說胸口不適,下午兩點病人已坐在香港的診症室接受檢查,檢查之後他還可以返回國內,回家吃晚飯。」

專欄

從幼護牙 建立良齒

兒童的牙齒不僅是攝取營養的關鍵工具,同時也與整體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聯。若孩子從小就有口腔健康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成長和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可能削弱他們的自信心。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積極協助他們護理口腔,確保他們的牙齒健康。 兒童常見的口腔和牙齒問題包括蛀牙、門牙創傷、乳牙過早脫落、磨牙、牙齒染色、用口呼吸導致下顎發育不良等。另外,使用奶嘴、吸吮拇指、長時間使用奶瓶等也會導致牙齒不齊及咬合問題,而舌繫帶過短則可能引致進食、牙齒、下顎發育及呼吸道問題。 研究表明,上呼吸道阻塞可能會對兒童的牙齒和下顎發育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導致下顎骨錯位、牙齒彎曲和更多齲齒。除此之外,也有可能增加兒童患上「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風險,例如下顎狹窄、開咬、下顎變小。而舌繫帶過短會導致牙齒錯位、下顎和呼吸道發育不良,使嘴巴和呼吸道變小,進而影響咀嚼、呼吸或導致睡眠窒息症。 一旦發現兒童有蛀牙,建議及時治療,以防止發炎、腫脹、膿腫而影響恆齒發育。如果乳牙因嚴重蛀牙而提早脫落,相鄰的牙齒便會往空處移位,即將萌出的恆齒便會因空間有限,導致牙齒看起來彎曲或擁擠。 如果兒童出現上述口腔問題,可以接受與成年人相似的牙科治療,例如補牙、根管治療、人造牙冠、拔牙和早期矯正等。若牙齒出現蛀洞,及時進行補牙可以防止進一步的牙齒損害。在兒童換牙期間,進行早期矯正可以充分利用兒童顎骨生長和發育的潛力,有助兒童顎骨的正常發育,同時預防更嚴重的問題。 有些家長可能擔心兒童過早進行矯牙會產生過高風險,實際上,美國正畸醫師協會(AAO)和香港矯齒學會(HKSO)建議大多數兒童在7歲時進行矯正評估,例如使用功能矯正器幫助兒童下顎正常發育,通過早期治療可以防止牙齒問題變得更嚴重。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為小一學童提供牙科保健,即在六歲左右開始接受牙科檢查。從牙科醫生的角度來看,兒童應該在一歲之前進行牙科檢查,全面檢查牙齒、下顎發育、咬合、牙齦、舌繫帶和口腔組織的狀況。第一次就診可以讓家長了解如何正確照顧兒童的牙齒,預防蛀牙和其他與牙齒/上、下顎發育相關的問題。同時,早期牙科檢查可以讓兒童盡早適應和接受牙科服務。 總結而言,除了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家長亦要留意著他們的口腔情況,出現問題時便能把握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如果有任何問題,建議家長咨詢牙科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