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哮症活躍期 幼童易中招
過年前後總是呼吸系統感染高峰期,當發現子女感冒症狀未清,並緊隨吸氣時有粗啞喘鳴聲、以及出現海獅嘶哮般乾咳的情況,就要懷疑有可能是患嘶哮症(或稱嘶吼症),必須立即求醫,因為此病是具高度傳染性的兒童呼吸系統急症,嚴重時更有可能造成氣管阻塞致窒息,繼而或增加腦部缺氧而致嚴重後遺症的風險。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兒科專科醫生楊萬鋒指嘶哮症大多源於病毒感染,常見有新冠病毒、副流感或流感病毒、腺病毒,均是經飛沫及接觸過被飛沫污染的表面而傳播,另有非常少數是某類細菌感染引起,每年11月至4月是發病高峰期,故家長別掉以輕心。
嘶哮症的正式醫學名稱是咽喉氣管支氣管炎(laryngotracheobronchitis,英文簡稱LTB),顧名思義是病發時,咽喉下方近聲帶連接氣管的位置會發炎腫脹。嘶哮症好發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惟較大的兒童亦有可能患上。楊萬鋒解釋因為5歲以下幼兒的氣管遠較成年人幼細,一旦發炎腫脹,就會很影響換氣令到呼吸困難而致嘶吼症的症狀,當他們日漸長大發育,氣管內徑長粗時,就會相對較少再患嘶吼症。
受感染的兒童,於發病初會呈輕微發燒或兼流鼻水的感冒症狀。惟到第二天已開始惡化,他們每次吸氣會發出粗啞的喘鳴聲音,同時聲音也會變得沙啞,並持續出現似海獅嘶哮粗沉聲音的短促乾咳。這是由於咽喉下方近聲帶連接氣管的位置本身已很狹窄,病發時造成的發炎腫脹會令該位置窄上加窄,於是當呼土吸時吸入的空氣經過,就會發出雜聲。
當病情開始轉壞時,一呼一吸都會有類似鼻鼾的喘鳴聲(stridor),或甚因氣促而造成兩邊肋骨下緣凹陷,惟在嚴重時,尤其於睡夢中,那些喘鳴雜音卻會突然消失,楊萬鋒解釋這是由於下咽已腫脹到令上氣管急性阻塞而致窒息。
當兒童確診嘶哮症,醫生會因應病情嚴重性而採用不同治療方案,包括處方口服、注射或吸入式的類固醇來紓緩相關雜音及氣促情況。如未能改善,或需要安排接受吸入腎上腺素霧化劑,甚或留院插喉。輕症者則可按醫生指示以居家治理來待自然康復。惟家長注意要讓病童多加休息,並要保持家居空氣流通,同時留意孩子症狀有否惡化。
楊萬鋒亦提醒家長,兒童患過嘶哮症是不會產生免疫抗體,因此他們有可能每年於病發高峰期都會患上一次,不過若子女一年內患過2至3次,就是復發性嘶哮症,需及早求醫以偵查是否源於氣管或呼吸道出現異常,又或其他身體疾患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