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流血事件」
為人父母都想孩子有個完美快樂的童年,不應該被欺負被侮辱;相對地,亦會十分著重孩子的德育,希望孩子懂得保護自己,尊重別人,在這大前題下經常請纓幫忙。可是大人往往不明白小朋友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社交方式,沒好好理解整件事就胡亂為孩子「出頭」,結果令到孩子和家長帶來不必要的尷尬,當然亦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被人打到流血
「有天兒子回家,我發現了他的校服有血跡……」作為媽媽當然大為吃驚,理性叫我先冷靜,溫和地問孩子是不是和同學打架,還是被人欺負?兒子可能感受到我情緒緊張,簡單的說:「是XXX打我令到我流血的……」
常見是家長會馬上去找XXX的家長問過究竟的想法;但我認理性分析很重要,因為聽了這位同學名字,我了解他倆是很要好的朋友,常理來看不會隨便大打出手的。所以我沒有立即致電XXX家長,反而鼓勵兒子細心想想是否說了一些話或行為觸怒了好朋友,兒子卻滿心不在意,隨口說「真的沒有」,就回房睡覺了。這夜,我有半夜走到孩子房,孩子情緒沒異樣,還是呼呼大睡,反而為人母親的我反而感到擔心而情緒緊張睡不穩。
幸好沒有強出頭
「流血事件」後過了很多天,兒子生活如常,一家人自然對這件事亦不了了之。前幾天我平時一樣送兒子上學,在學校附近兒子見到XXX已在學校門口附近,孩子十分興奮,急不及待要下車找對方,我才想起他們不是上星期打交嗎?但眼前的畫面是孩子下車後奔跑到XXX的身邊,有傾有講很開心的入學校,老友鬼鬼。
這時我心裡大呼感恩,幸好我沒有因為「流血事件」找XXX的家長問過究竟,亦沒有強迫兒子將整件事來龍去脈說一遍,然後跟老師嚴肅討論一番,否則將會引發尷尬場面,亦令已屆少年的兒子覺得媽媽大驚小怪。
每個年代的青少年都他們的相處方式,成年人未必能完全理解,正如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都會覺得父母不明白自己一樣。為人父母,見到孩子受傷緊張點在所難免,但事件未必如我們想像般的,例如兩個男生只是玩的時候推推碰碰弄至流血,孩子又不願花時間向父母清晰複述事件經過。
所以,如感覺到問題不嚴重不危害健康的話,最好是靜觀其變,留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如和平常分別不大的話,尊重孩子們自己的相處模式,讓他們可以在學校這個社會小縮影中學習人際關係,成長路上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