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冬天尤其易跌倒,加上若患骨質疏鬆(簡稱骨鬆),就更擔心他們會因此而骨折,以致損害自理及活動能力。骨鬆引致的骨折尤以髖關節骨折最為嚴重,當中約有17.3%患者會於斷骨後一年內死亡。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骨科顧問醫生霍偉明指出,由於骨鬆未必有明顯症狀,以致臨床上不少人是跌倒求醫時才發現有嚴重骨質疏鬆,並因此而造成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定義上泛指低能量的骨折,例如日常於平路跣腳、或從矮腳坐椅輕輕跌下來等情況,一般人不會嚴重到斷骨,但骨鬆患者卻可因此而骨折! 霍偉明表示,臨床的脆性骨折主要發生在以下三組關節: 1. 手腕骨折。正式名稱是「橈骨遠端骨折」,即是我們日常戴手錶的位置。主因是跌倒時手撐地面而致,以60餘歲的骨鬆患者較多。 2. 脊椎骨折。主因是跌倒或跣倒時屁股著地,壓力落到腰椎或胸椎上,多發性於70餘歲的骨鬆患者。 3. 髖關節骨折。這關節位於股骨(大腿骨)與骨盆之間,即是我們俗稱的「大髀骹」,是人體中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常見的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即股骨頭連著的一小截),以及轉子間骨折(股骨上端轉折處跟股骨頸相連的位置),因為涉及的兩個位置在跌倒時承受最大的了衝擊力。相關患者大部分都是近80歲及以上,他們由於年紀大,反應慢,所以不能即時作出任何自我保護的反應,於是跌倒時就會如「滾地葫蘆」般整個身體著地,令髖關節撞到地面而斷骨。 那麼,不同位置的脆性骨折分別怎樣醫治?霍偉明指如果是手腕骨折,會先做復位,主要用石膏托或承托儀器作固定,再照多一次X光,如果復位效果良好,就繼續戴石膏托或𠄘托儀器4至6個星期。如相當效果不理想,就要考慮做手術將受傷骨頭重組,再用鋼板、螺絲等加以固定。 至於脊椎骨折普遍以非手術治療較多,如果呈陷塌或斷骨位置壓着神經線引致下肢乏力甚或失禁,又或骨折太久才被發現,就需盡快接受脊椎減壓及融合手術來醫治。若骨折發生於數個星期內,則可考慮接受微創骨水泥注射來固定骨折位置,術後第二天可接受物理治療並下床走動。 說到髖關節骨折,延遲處理會令患者長期臥床而失去活動能力,甚至有可能患重度感染或深層靜脈栓塞而致命,因此只要情況許可就須盡快做手術,以便在最快時間內盡量恢復最多的活動能力。霍偉明簡介以下兩個常見髖關節骨折位置的相應手術處理方案。 當確診是股骨頸骨折,由於斷骨時無論股骨頭跟股骨頸徹底斷開分離,抑或兩者之間出現裂縫致移位,均會破壞該位置的血液供應,導致任何復位方法也不能將之有效修復癒合。因此現時一律盡快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將整個原生關節取走,以人工關節取代。臨床上長者多採用半髖關節置換手術,因手術時間會短些,但亦可按個別情況做全髖關節置換。 若發現是轉子間骨折,現時主要採用較新的骨髓內釘微創手術方法,過程中在股骨(大腿骨)的骨髓內腔置入一條如鋼通般的骨髓內釘組件來作固定及支撐骨骼,效果比傳統鋼板更佳而且手術時間較短。無論哪一種手術治療,術後都會安排患者接受約6個星期的復康訓練,以重新訓練活動能力及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