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smart-post-show-pro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加快審批!腸癌新標靶藥直入「專用類別」 – Metrodailyhk
專欄

加快審批!腸癌新標靶藥直入「專用類別」

癌症是本港最常見的疾病殺手,2021年便有三萬多宗新症,而創新藥物雖然如雨後春筍,但過去創新藥物註冊及進入醫管局安全網並不容易,要進入「專用藥物」類別更難上加難,導致不少病人「有藥冇得用」。

自數年前開始,特區政府不斷改革藥物註冊機制,近日終於有首個通過「1+」機制註冊的標靶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並直入「專用藥物」類別,令病人的經濟負擔大幅減輕。

呋喹替尼是由本土的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大腸癌新藥,2018年首次在中國內地獲批上市。它是一種選擇性的口服VEGFR-1、-2及-3抑制劑,在抑制腫瘤的血管生成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呋喹替尼被設計為擁有更高的激酶選擇性,至今為止,在臨床實驗中展示出可控的安全性特徵,自從在中國內地上市以來已有超過10萬名結直腸癌患者曾接受呋喹替尼治療。

內科腫瘤專家、和黃醫藥獨立非執行董事莫樹錦醫生表示,呋喹替尼能夠迅速引入本港,有賴各方包括政府、醫院管理局及藥廠,為加速創新藥物惠及病人和減輕病人經濟壓力所作出的努力。

他表示,「其實在過去20年癌症治療可謂翻天覆地,有很多病人可以帶病生存,但帶病生存的同時其實也意味著帶藥生存,因此創新的藥物盡快讓需要的病人獲得使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中國內地過去三年藥物發展十分迅速,當中有一部分取得成功,問題是如何可以引入香港,讓本港病人有藥可用?更長遠的考量則是中國內地研發的藥物,若要打入外國市場,香港可擔當什麼角色呢?」

他指出,呋喹替尼的例子反映推行「1+」機制有助促進創新藥物的發展和普及,為廣大病人帶來更多希望。

另一方面,一直爭取加快新藥引入的「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指出,每一個新的治療選擇對病人來說都意味著一絲新的希望,然而過去受限於藥物註冊及入藥機制,創新藥平均需要23個月才能進入醫管局安全網,且只有少數符合篩選條件的病人才可獲得資助使用,今次有大腸癌藥物可以直接成為藥物名冊內的「專用藥物」,實在令人鼓舞。

所謂「1+」機制,過往外國藥物要引入本港,需先在指定的32個國家之中的兩個獲批准註冊使用,才可向本港衛生署申請註冊,再經過審批程序。而該32個國家並不包括中國大陸。經過近年多次改革後,目前最新的新藥審批機制,即簡稱「1+」,在指定36個國家內其中一個獲得認證,當中包括中國,再經本地專家認可適用範圍,便可以在港申請註冊,大大加快了註冊的步伐。

(左起)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內科腫瘤專家、和黃醫藥獨立非執行董事莫樹錦醫生,「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