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smart-post-show-pro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兒子的「流血事件」 – Metrodailyhk
專欄

兒子的「流血事件」

為人父母都想孩子有個完美快樂的童年,不應該被欺負被侮辱;相對地,亦會十分著重孩子的德育,希望孩子懂得保護自己,尊重別人,在這大前題下經常請纓幫忙。可是大人往往不明白小朋友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社交方式,沒好好理解整件事就胡亂為孩子「出頭」,結果令到孩子和家長帶來不必要的尷尬,當然亦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被人打到流血

「有天兒子回家,我發現了他的校服有血跡……」作為媽媽當然大為吃驚,理性叫我先冷靜,溫和地問孩子是不是和同學打架,還是被人欺負?兒子可能感受到我情緒緊張,簡單的說:「是XXX打我令到我流血的……」

常見是家長會馬上去找XXX的家長問過究竟的想法;但我認理性分析很重要,因為聽了這位同學名字,我了解他倆是很要好的朋友,常理來看不會隨便大打出手的。所以我沒有立即致電XXX家長,反而鼓勵兒子細心想想是否說了一些話或行為觸怒了好朋友,兒子卻滿心不在意,隨口說「真的沒有」,就回房睡覺了。這夜,我有半夜走到孩子房,孩子情緒沒異樣,還是呼呼大睡,反而為人母親的我反而感到擔心而情緒緊張睡不穩。

幸好沒有強出頭

「流血事件」後過了很多天,兒子生活如常,一家人自然對這件事亦不了了之。前幾天我平時一樣送兒子上學,在學校附近兒子見到XXX已在學校門口附近,孩子十分興奮,急不及待要下車找對方,我才想起他們不是上星期打交嗎?但眼前的畫面是孩子下車後奔跑到XXX的身邊,有傾有講很開心的入學校,老友鬼鬼。

這時我心裡大呼感恩,幸好我沒有因為「流血事件」找XXX的家長問過究竟,亦沒有強迫兒子將整件事來龍去脈說一遍,然後跟老師嚴肅討論一番,否則將會引發尷尬場面,亦令已屆少年的兒子覺得媽媽大驚小怪。

每個年代的青少年都他們的相處方式,成年人未必能完全理解,正如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都會覺得父母不明白自己一樣。為人父母,見到孩子受傷緊張點在所難免,但事件未必如我們想像般的,例如兩個男生只是玩的時候推推碰碰弄至流血,孩子又不願花時間向父母清晰複述事件經過。

所以,如感覺到問題不嚴重不危害健康的話,最好是靜觀其變,留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如和平常分別不大的話,尊重孩子們自己的相處模式,讓他們可以在學校這個社會小縮影中學習人際關係,成長路上更有自信。

鄭穎珩
臨床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