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趕快幫我把腫瘤切除!兵貴神速,手起刀落盡快切除身體長出的惡性腫瘤,是常識吧!」但現實生活中,要作出決定在最佳的時機、用最好的方法又談何容易呢? 手術切除腫瘤,是大多數早期癌症的基本根治方法,亦即是說如果腫瘤體積細小亦沒有侵犯周邊組織或擴散到附近淋巴和遠處器官,「一刀切」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根治方法,不過在香港常見的癌症如肺癌、腸癌和胃癌等等都普遍在中晚期才被發現,要不是腫瘤太大,便是已經擴散到淋巴或其他器官,這些中晚期腫瘤勉強切除倒是「快未必佳」! 首先,腫瘤如果已侵犯附近器官或大血管,手術既不確保可以完全切清腫瘤,亦有機會傷及其他組織,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延誤系統性治療;其次,如果腫瘤已經廣泛擴散,除非原發主瘤有出血、阻塞或疼痛等明顯病徵,否則不應強行切除,因為這些病人治療的終極成功其實是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已走散全身的癌細胞而非原發腫瘤的切除;再者,腫瘤如果正在迅速生長期,單純切除主瘤並不會對手術範圍以外的腫瘤有任何控制,亦即是說手術後到身體完全康復的這段時間,是治療的空白期,腫瘤可謂「冇王管」! 治療應以打擊已擴散的癌細胞為首要目標,先行系統性治療如化療、鏢靶或免疫療法,有機會縮小腫瘤,為往後手術或電療製造有利條件,亦有望將全身的癌細胞一舉收拾,優化整體腫瘤控制;另一方面,這段起始治療(Induction/ neoadjuvant/ conversion therapy) 的時間亦能讓腫瘤科醫生觀察腫瘤反應和特性,假若腫瘤猛烈攻擊下仍能快速生長便表示治療無效,這無疑告訴我們手術已經不必要! 病人緊張的事,其實醫生一樣緊張!治療癌症兵貴神速,手術、電療和系統性治療全都是醫生手上的兵,除了要快,還要戰術運用得宜,互相配合!
植牙是現時最先進的補牙方法之一,植牙後的牙齒無論是在外觀、耐用性或是堅固性上都與天然牙齒相差無幾,因此成為了許多缺牙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即使植牙技術十分成熟,患者在術前需接受詳細的口腔檢查和風險評估,以確定是否適合植牙。手術前,不少人都會被牙醫要求先經過「補骨」才能進行後續的治療。到底甚麼是補骨?補完骨後隔多久才能植牙? 植牙指的是以不會與人體產生排斥反應的鈦金屬製作成人工植體,然後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中,植體與骨頭結合後會形成支撐假牙的基礎,之後在植體上面安裝人造牙冠、牙橋或放置假牙托,填補單顆、多顆或全部缺失的牙齒。手術前,牙醫會先了解患者的身體及口腔健康狀況,再使用3D立體掃描X光,了解牙槽骨的闊度及長度,評估是否需要先補牙骨再植牙。 如果患者缺牙過多,或缺牙已持續了一段長時間,因為缺少牙齒的支撐,他們的牙槽骨會逐漸流失和萎縮,若牙槽骨太薄或萎縮狀況嚴重,植牙便得不到足夠的骨質支持,會影響植體的穩定性,植牙便無法穩固地屹立在牙槽骨中,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例如,在上顎植牙時,牙槽骨高度不足可能增加刺穿鼻竇的風險,引發鼻竇炎;在下顎植牙時,由於下顎存在許多神經,一旦損傷下顎骨神經,可能會導致半邊嘴唇和舌頭麻痺。因此,牙槽骨狀況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補骨手術,在他們的植牙區域附近添加骨粉或其他骨材料,才能讓人工植體與骨頭緊密融合,維持整齊正確的位置。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牙骨補充的方法和步驟有所不同。首先,如果患者只缺少一顆牙齒或需要填補小範圍的牙槽骨,通常會採用「骨脊保存術」,將補骨物料直接放入拔牙洞內,與血塊混合,約等待4個月後可進行植牙手術。其次,如果需要填補的牙骨量較少,則會使用「骨引導再生術」,在進行植牙手術的同時,將人工骨粉放在植體周圍位置並進行縫合,約等待2至3個月,讓牙骨與植體結合,之後可以進行植牙冠的製作。 第三種補骨方法是「塊狀骨移植」,適用於缺失多顆牙齒且顎骨明顯缺損的情況,通常使用患者自體的骨骼塊或合成骨材料進行補骨,自體骨骼可以從下顎骨、臀部、脛骨或第三磨牙智慧齒取骨,需等待約4個月才可進行植牙手術。最後,在上顎需要植牙且骨量不足的情況下,會使用「上顎竇增高術」,通過手術將上顎竇膜提升,然後在竇膜下注入骨粉,增加骨骼高度,但需要約6到9個月的時間,讓骨材料與上頜骨融合。 補骨是植牙手術中的關鍵步驟,它提供了足夠的骨質來支撐牙種植體,使植牙能夠成功且長期穩固。在進行手術之前,牙醫會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口腔檢查和診斷,如果患者對於補骨程序感到擔憂或有任何疑問,建議向牙醫查詢,以商討最合適的治療方案,確保能夠順利進行補骨手術並成功完成植牙,重拾美麗的笑容。
膽結石是十分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沒有症狀,但較嚴重的膽結石可能會引致右上腹部、右肩或背部疼痛,而且疼痛會持續地發作。由於膽結石的不適感與胃痛相似,加上胃及膽囊位置相近,一些患者可能會誤認為是胃痛,延誤了治療的時間。以上的誤解可能會使患者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此,大家需要了解有關膽結石的正確資訊。 在現今網絡資訊普及的時代,人們更容易獲取有關疾病和治療方法的信息。某些膽結石患者可能沒有出現疼痛症狀,因此認為可以依靠網上推薦的自然療法或補充劑來溶解膽結石。然而,膽結石一旦形成,便無法透過飲食調整來溶解,而且使用不恰當的自然療法或補充劑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果無法排出膽結石,又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長期的囤積更會增加患上膽囊癌的機率,對健康造成風險。 此外,網上也有膽結石患者分享他們自然排出膽結石的個人經驗,這使得其他患者選擇不就醫,而是等待膽結石自行排出。事實上,膽結石小於5毫米時可能會隨著膽汁進入膽道並最終排出體外,但這種情況相對罕見。大多數膽結石會留在膽囊中,隨著時間增長,較大的結石可能會移動到膽管並引起阻塞,導致劇烈的腹痛和其他嚴重併發症,如黃疸或膽管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敗血症,造成生命危險。 另一方面,一些膽結石患者可能會感到腹部疼痛,但他們誤認為只是普通的胃痛,於是服用了一些胃藥便以為能夠解決不適,直到後來疼痛變得更嚴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實際上,膽結石和胃痛的疼痛時間、位置和頻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疼痛時間上,膽結石引起的疼痛通常是突發性的,特別是在進食高脂肪食物後,疼痛會加劇並持續數小時。這是因為膽囊在進食後會收縮,導致膽結石卡在膽囊或膽管中引起劇烈疼痛。相比之下,胃痛可能在空腹時加劇,或者在進食後緩解,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或間歇性的。 此外,膽結石引起的疼痛通常位於右上腹部,並有可能延伸到右肩膀或背部,這是由於膽囊和膽管位於該區域,當膽結石卡住時就會引起劇烈的疼痛。而胃痛則通常發生在中上腹部,可能伴隨著燒心、反胃或食欲不振等症狀。膽結石引起的疼痛往往是劇烈的、突發性的,並通常持續一至五小時不等,而胃痛可能是持續性的或間歇性的。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一般藥物並不能完全解決膽結石問題,大多數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相反,對於胃痛患者,通常服用藥物後就能夠緩解不適。如果你出現相關症狀,千萬不要自我診斷,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才能確保治療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隨著人工植牙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缺牙患者選擇植牙作為修復牙齒的方案。相較於活動假牙需要取下清潔,顯得植牙更加方便。同時,植牙還能提供與天然牙齒相似的自然外觀和穩固性。然而,植牙的成功率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牙醫的專業水平和經驗,以及手術後的護理等。因此,患者在進行手術前和手術後都需要接受詳細評估,以提高植牙成功的機率。 首先,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是影響植牙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進行植牙手術前,牙醫會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和詢問他們的疾病歷史,以確定是否適合進行手術。如果患者本身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或正在服用和注射特定藥物,這些都可能會影響牙骨恢愎能力和傷口癒合能力,並增加手術失敗和感染的風險。因此,患者於術前應提前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 其次,患者的口腔狀況也是影響植牙成功率的關鍵。如果患者患有牙科疾病,例如蛀牙和牙周病,有機會導致發炎而影響人工植體。然而,如果能適當控制牙周病,植牙的成功率仍然很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除了刷牙外,還應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並定期尋找專業牙科醫生進行洗牙,以減少口腔中的細菌和牙周疾病的風險。此外,牙醫在檢查患者時會使用專業儀器收集口腔資訊,例如通過使用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清楚掌握患者牙槽骨、牙齒結構、神經管及血管的位置,以確保選擇出最適合患者的植體尺寸和植入位置,從而制定最佳的手術方案,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植牙手術後,患者需要特別注重牙齒保養和清潔習慣,並按照牙醫的建議進行術後護理。在飲食方面,患者應在傷口癒合的一至兩星期內避免進食具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辛辣、茶、咖啡和酒精等,進行適當的飲食限制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和避免對植牙造成損傷。在牙齒清潔方面,建議患者輕柔地刷牙並使用漱口水,以減少感染和炎症的風險。如果傷口出現疼痛,牙醫可能會根據需要處方止痛藥,以幫助控制疼痛感。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個人習慣對植牙成功率也有潛在影響。一些患者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會磨擦或緊咬牙關,這種行為會對牙齒和植體造成壓力和損害。此外,吸煙也會對口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會影響傷口癒合、降低植牙成功率並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建議患者避免吸煙,以確保植牙品質及維持口腔良好功能。 在考慮進行植牙手術前,建議尋找一位擁有豐富植牙經驗的專業牙科醫生,並在術前接受全面的牙科檢查,以及在術後遵從牙醫的指示和定期回診檢查,就能確保植牙的長期穩定性和功能性。如果想獲得最佳的植牙結果,患者最好與牙醫進行充分的溝通,確保自己的需求被充分了解並得到適當的治療計畫。
自閉症是一種發展的障礙,現在一般歸入ASD一類,即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自閉症譜系障礙)。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表示,「自閉症、亞氏保加症等發展障礙問題都屬於ASD,大概每一千人之中便有一個會有ASD,即發病機會約0.1%。香港每年有數萬名嬰兒出生,伸算當中可能有數十名患有ASD。」 成因是什麼呢?「現時知道主要和遺傳、家族傾向等有關,很多時小朋友出生後不久,剛學走路,或剛學習說話時,已經會有跡象顯示出來。原因是,自閉症是一種發展遲緩,例如大部分小朋友十個月左右開始會叫人,叫爸爸、媽媽,但自閉症小朋友的語言能力發展較差,所以一定會比較慢。」張醫生說。 他指出,自閉症小朋友一般會有相對狹隘的興趣,對特定事物的喜愛相對持久,比如會長時間沉迷同一件玩具。他們的社交和人際相處亦缺乏互動性,偏於單向地自說自話,甚至會「鸚鵡學舌」般重複別人句子,此外還經常混淆你、我、他等代名詞。「除了語言外,他們的非語言溝通也有困難,例如欠缺眼神接觸和面部表情,不懂得分辨別人『眉頭眼額』之類的社交暗示,也不擅於運用手指指向這類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意欲。」 自閉症小朋友的特點還包括: 1. 性情方面常會倔強固執,對人對事有誇張的情緒反應。 2. 行為方面,當他們開心或激動的時候,會做出一些沒意義的重複動作,如轉圈、拍手、搖晃身體等。 3. 官能相對敏感,例如容易被巨響或刺耳的聲音驚嚇,不易適應人多嘈雜的環境。 4. 對過冷、過熱的溫度,太硬、太軟的食物,也會有異常的感官反應。 治療方面,目前並沒有任何針對性的藥物,所以最重要的是後天訓練,包括言語治療、社交技巧訓練等,學習溝通、與人相處等,視個別小朋友需要而使用。「但藥物在某些方面也會有幫助,例如若自閉症小朋友同時有過度活躍症,比較暴躁,經常發脾氣,自我傷害等等,或者情感溝通方面有問題,都可以借助藥物減輕,令他們在行為和學習方面可以有改善。」張醫生補充表示。
所謂「浣腸(洗腸)」清理腸胃、治癌之說,歷史悠久,「浣腸」操作是經過肛門把液體注入直腸及大腸內,從而令腸內的積便排出,一般臨床用作處理長期便秘的病人或在進行大腸鏡前的預備功夫。 為什麼「浣腸」在癌症治療方面會引起廣泛關注呢?這就不得不提馬克思葛森醫生(1881-1959) 的「咖啡浣腸」療法!猶太裔的葛森醫生生於德國,三十年代末移居美國並開始於紐約市執業,不過後世所認識的「葛森療法」其實早於他移居美國之前已開始建立,最初是他發現全素食可減輕他嚴重偏頭痛的問題,之後他再在食療上加入排毒、營養補充等元素,慢慢將這療法延伸至包括肺結核及肺癆等各種各樣疾病的治療之上,除了他記載的數十名頑疾患者之外,最著名的病人就是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阿爾拔史懷哲(糖尿病)和他的家人(皮膚病等等)。 「葛森療法」背後的原理是認為疾病會使身體毒素增加和免疫力下降,所以可以通過食療及營養補充,包括「加鉀減鈉」和「浣腸」等方法幫助排毒、調理新陳代謝及增強免疫力,但使用者一定要嚴格遵守每個細節,譬如連續十三小時每小時都要飲用鮮榨菜汁,用什麼器具和什麼方法都有規範,每個療程定位於六至八星期。其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於葛森醫生相信用咖啡「浣腸」可讓膽管擴張,幫助肝臟排出身體毒素。 整個療法看似證據確鑿,亦因葛森後人大力推廣而引起社會關注,連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機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都嚴肅審視,結果卻出乎當時的大眾意料之外!葛森醫生的報告被發現內容粗疏,並不符合現今醫學研究的標準,病人癌症的輕重,療法的依從性、效果和副作用都沒有被嚴格記錄,甚至大部份病人都沒有適當的跟進去確實治療效果。以「咖啡浣腸」為例,涉及最少三個死亡個案,可能導致腸胃損傷和嚴重感染!「加鉀減鈉」亦令血液內電解質失衡引致死亡! 我相信葛森醫生不是「騙子」,諾貝爾得獎者史懷哲亦沒有「被騙」,他們只是根據他們確信近一個世紀前最好的數據來治療,但如果在21世紀仍有人相信一些沒有經過嚴格科學考證的療法而藥石亂投,這種悲劇就另作別論! 咖啡,還是喝的好!一邊喝咖啡一邊看書,長長知識也不錯! 參考資料: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treatment/cam/hp/gerson-pdq
香港人喜愛外遊,即使得三天紅日,都會將補假和周末左併右夾湊數找到一個七天的假期,可是滿心期待的旅程,有時卻會給同行的友人破壞好心情,錢花和假期都花了,卻弄得敗興而回。最近和朋友聚會大家都分享了很多因「旅伴」而起的不愉快經歷,所以今次想和大家談談結伴旅行的禮貌。 個案1:同枱食飯毫不理人 M很喜歡到日本旅行,有次難得約到居住在當地好朋友兼行山教練同行。雖然他的行山經驗很豐富,M和家人都學懂了很多行山知識,怎知這位都是香港人的導遊卻恃熟賣熟,每次到餐廳吃飯時,他不單把自己的家人叫來一起吃飯,更自把自為一輪咀流利日文點自己喜歡的菜式,完全沒有問M和家人的想吃甚麼,亦不解釋餐牌的內容。 最後上桌的食物對於M的兒子和媽媽明顯不合口味,總是要到便利店買杯麵和宵夜,她笑說:「幸好在日本總有一間便利店在左近!」 M更不滿是教練經常拉著她的兒子說他的富豪客戶小秘聞,讓小孩子不明所以。其實不管作為導遊還是同行的友人,兼顧大家的感受,懂當地語言負責點菜的,可以先問問大家想吃甚麼,對食物有冇特別的禁忌,點菜前作簡單翻譯,讓同行的大部分人都可以享受到自己喜愛的菜式。 個案2:我不是隨團褓姆 C本身流利日語而且經常到世界各地公幹,所以經常都有朋友相約去外地旅行。有次他和兩對情侶到日本旅行,之後決定要慎選旅伴。 當中有一對情侶由計劃行程時已說:「我不懂,你們做好行程表我才看吧!」連香港便利店買到的漫遊手機卡也要為他們張羅,到當地後這對情侶「放軟手腳」,在Airbnb煮早餐,這對情侶等大家煮好了才出來吃;大家在百貨公司門口說好1小時後再集合,他們會突然急打電話給C,原來買衫時想要人做翻譯;走到一間咖啡店坐下,明明餐牌是英文的,而且店員亦懂日語,這對情侶卻說不懂看,要求C為他解釋內容並找一杯餐牌來沒有的飲品。 其實有幸大家成為朋友一起去外遊,大家好好相處是增進友誼,令開心double up的機會,但這對情侶卻只想自己開心,大發公主王子病,到頭來只會成為友人間的旅伴黑名單。一個開心的旅程在於每個同行的人都應該做好自己,一些行動要分工合作,有些時候要守望相助,才能令旅行更開心愉快。
俗稱「爆肺」的急性胸肺疾病,正式名稱是氣胸(pneumothorax)。病發由於肺表面的囊泡破裂或胸膜穿破,令空氣流入肺部外圍原本密閉的胸膜腔,並將之撐闊,形成高壓狀態,使肺葉被壓到塌陷,氣管移位,以致患者有劇烈胸痛、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會損害心肺功能,造成性命危險。「爆肺」屬突發的危急疾病,當出現疑似相關症狀時,必須到急症室求醫莫遲疑。 兩邊肺部的表層分別被胸膜(pleura)包著,而胸膜本身亦細分有內外兩層,內層像保鮮膜般黏貼著肺葉及之間裂隙表面的,叫臟層胸膜或簡稱肺膜(visceral pleura);外層緊貼著位於肋骨內的胸壁,則稱為壁層胸膜或簡稱胸膜(parietal pleura)。這兩層在正常情況下彼此黏在一起,中間包含非常窄小而密封的空間,就是胸膜腔(又稱胸腔)。健康的胸膜腔,不會有空氣進入,只含潤滑液以減少吸呼時所產生的摩擦。 大多「爆肺」個案都是發生在單側。患者的一邊胸會出現突如其來的劇烈刺痛,而且一郁動就痛,用力吸氣時更痛。有些患者或以為自己是患骨膜炎,惟骨膜炎的痛在按著相關位置時暫可減輕,但「爆肺」的痛則無論做什麼也只會愈來愈嚴重。此外,爆肺者又會出現呼吸困難,尤其當愈來愈難以用力吸氣而造成暈眩,病情已趨嚴重。 「爆肺」有兩種可致命的情況,一是兩邊胸膜同時破裂,使整個肺部缺氧;二是吸入的空氣只單一流進胸膜腔,無法如常經呼氣排出體外,形成了單向活瓣效應,令胸膜腔充斥空氣而脹大,內裏壓力急升,以致肺部遭壓縮作一小團,同時心臟及大血管受壓迫,繼而干擾血液循環,並引發患者血壓急降而休克,若失救會死亡。 臨床上,大多「爆肺」個案屬無預警下發生的自發性氣胸類別,主要是因肺部頂端表面,黏連臟層胸膜的囊泡(肺小泡)無故穿破而病發。較少個案則屬創傷性氣胸類別,主要是胸腔因意外令折斷了的肋骨刺穿肺部,或肺部被利器刺傷導致。 自發性氣胸又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多見於先天身材高瘦的年輕男士,這點大家可能耳熟能詳,惟箇中原因不明,推斷可能因他們肺表面有較多囊泡而致。其他原發性高危者包括:先天缺乏某些酵素、家族基因遺傳人士,以及煙癮大的年輕吸煙者,因為吸煙也會增加肺表面長囊泡的機率。 繼發性則多是本身患有慢阻肺病、肺氣腫、肺結核、肺癌等的長者,他們不少是大半生有吸煙習慣,長期肺病令胸肺組織受損,於是較易有破孔而致爆肺,另有些則因患了肺氣腫或肺巨泡,以致爆肺的機率及復發率又會更高。 以上高危人士,一旦進行任何對胸膜腔造成壓力的活動,例如:打藍球時跳投、唱歌時胸腔共鳴或飆高音、吹樂器、舉重、潛水、跳傘、登山、乘坐飛機、玩高速墜下的機動遊戲,又或追巴士、帶口罩跑步、吸煙(包括吸食水煙),甚至只是忍住打噴嚏,或稍為用力排便、打呵欠、咳嗽,均有可能隨時觸發「爆肺」。 「爆肺」男女皆可患上,惟臨床上仍是男患者稍多。然而有兩類較罕有的情況,卻專襲成年女性。一類是女性患有罕見遺傳病淋巴血管平滑肌肉增生症(英文簡稱LAM)而繼發「爆肺」。另一類是月經性氣胸(catamenial pneumothorax),主要因女性本身患有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朱古力瘤),相關囊腫甚至出現於肺中葉、橫膈膜的中央韌帶,當月經來臨時,有可能於相關位置充血而觸發「爆肺」。 要留意的是,任何以上原因引發第一次「爆肺」後,將來都有20%至30%機率再次或多次復發。至於再病發後,復發率更高。 要確診爆肺,初步可用叩診方法,在背部敲幾下,如果是爆肺,敲背時會發出明顯的「卜卜聲」,再配合照X光,找出病灶在哪一邊及嚴重程度。有需要亦可照超聲波,檢查胸膜腔是否入了空氣,令兩層胸膜在呼吸時,不能如常隨著潤滑液而滑動。 「爆肺」的治療目標是盡可能將肺部脹回至正常大小和形狀。如肺部塌陷比率少於2成,而且患者仍能呼吸,屬輕度病情,可入院吸氧氣配合緊密監察,一般約10餘天肺部會回復正常。當肺部塌陷比率近3成至5成,可使用抽針把胸膜腔內的空氣抽出,如超過5成或以上則屬嚴重,或需轉用單方的胸腔引流管排走空氣,甚至要做手術。 現時較普遍的氣胸手術治療,是採用視像輔助胸腔鏡手術(英文簡稱VATS),透過微創方法輔以清晰的胸腔鏡影像,在患者全身麻醉下,有效切除肺部的囊泡,並同時以機械性方式施行俗稱「黐肺」的胸膜黏連術,令空氣沒法再進入胸膜腔,以減低「爆肺」的復發風險。此手術多用於再次「爆肺」者,或本身需經常乘飛機或進行潛水、登山等活動的初次「爆肺」人士;另亦可用於年長患者在局部麻醉下以滑石粉進行「黐肺」,能大幅減輕以前過程中「痛到黐肺」的不適。 最後提醒大家,「爆肺」的嚴重程度,必須經臨床醫學診斷而確定,患者不應自行判斷並延醫。因為愈遲求醫接受引流治療,肺部就愈大可能無法回復正常,並同時增加治療時併發肺部水腫或內出血的風險。此外,初癒後頭3個月須避免乘坐飛機、提重物、潛水、登高等涉及氣壓驟變的活動;另康復者亦須戒煙。
成年人一般建議在30歲起每年一次做基本身體檢查,當中包括按個人需要而設的檢查計劃。對於某些疾病的高危人士,或更需要在30歲之前開始相關檢查,並每半年進行複檢。因為定期體檢,能有效及早發現身體異常情況,及時病向淺中醫,增加治癒率。抽血是體檢中重要而必須的一環,能從中偵測血糖、血脂、肝及腎功能、身體有否受感染,而不少人或對體檢報告中這些指數沒有什麼概念,現分別淺述讓大家多點基本認識,方便更易理解醫生對報告的講解,及因應檢測結果而制定的適切監控或初步治療。 空腹血糖值(英文Fasting Blood Glucose,簡稱FBG)是常用的糖尿病檢測指標。抽血檢驗前須空肚(沒有進食任何食物,但可飲水)至少8小時。健康的空腹血糖值是介乎4mmoI/L至6mmoI/L之間。當空腹血糖值等於或大過5.6至少於7 mmol/L,則已是糖尿病前期,患糖尿病風險比常人高,需緊密監控。 經常掛在口邊的膽固醇,也可通過抽血檢查含量是否適中。血液中膽固醇的理想水平是:總膽固醇(即血液中的膽固醇總和)應低於5.2mmol/L;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英文簡稱LDL)應低於3.4,若能低於2.6更理想,因為容易堆積在血管壁而造成動脈阻塞,增加患上冠心病及中風的風險;至於當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好膽固醇,英文簡稱HDL),則應高於1.0,若含量能高至1.6或以上就更理想,因能帶走過多的低密度膽固醇,避免其黏結在血管壁而令血管硬化。 另一方面,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英文Triglyceride,簡稱TG或TAG)過多,除了會令人中央肥胖,更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甚至胰腺炎的風險。因此應維持低於1.7 mmol/L的理想水平,如到1.7至2.2 mmol/L已屬邊緣高風險,當到2.3至5.6 mmol/L則屬高風險,若高過5.6 mmol/L更是危險級別。 此外,血液中的尿酸 (英文Uric Acid,簡稱UA)濃度高會容易導致痛風,女性雖有雌激素幫助排解尿酸,患痛風的比例較男性低,但當到更年期雌激素大幅下降,相關風險亦會提升。男性尿酸正常值是0.2至0.43 m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則是0.15至 0.36 mmol/L。 需說明一點,雖然尿酸越高發生痛風的機率越高,但是約10%尿酸數值高於標準的人並沒有痛風發作。另一方面,大約有30%的人在突然痛風發作時抽血檢驗,當下尿酸的數值可能是正常,但當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抽血,尿酸數值會比正常為高。所以,診斷痛風除了抽血檢驗之外,還需配合臨床症狀。 驗血檢測肝功能,基本會包括測谷草轉氨酶(AST或SGOT)和谷丙轉氨酶(ALT或SGPT)這兩種肝酵素。一般成年人的AST正常水平為8 至 48 U / L,ALT正常水平是7 至 55 U / L。當兩者同時升高,代表肝臟受損及出現炎症。因為肝臟受損時肝細胞中的酵素會釋放入血液。另一可檢測是膽紅素 (英文bilirubin,簡稱BR)。過高的膽紅素會導致黃疸或溶血性貧血。成年人一般的正常水平是0.1 至 1.2 mg /
癌症個人化治療的概念與實踐隨着時代演變。 比方說某個病人年紀大、病痛多,而病人及家屬或會希望採取較溫和的治療,這種按病人年齡、身體條件和治療意願去計劃癌症治療是最傳統也是最基本的個人化治療。當然醫生也會根據癌症種類和期數以及參考國際指引去制定治療方案,所以就算是同一種癌症,經過這一系列考量之後,每個病人在治療開展之前都已有一個比較「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所以切忌胡亂跟其他癌症病人比較自己的治療方案! 現今科技一日千里,分子醫學在癌症個人化治療上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更高層次的個人化治療就是要解構癌細胞的特性!不同病人可以有不同的身體狀況和治療意願,同一種癌症也可以有不同的特性,比方說肺癌有分「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再細分為腺癌和鱗狀癌等等,傳統都是以此指導化療的不同方案,但現在更重要的是偵測癌細胞上的生物標記以判斷可否使用個別針對性的鏢靶藥物。 這些生物標記可用病人腫瘤組織或血液,通過簡單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或次世代基因排序檢驗出來,一般需時數日至數個星期不等,現在也開始有較多的研究在實驗室內培養病人癌細胞生成「類器官」(organoid)分析個別病人的腫瘤特性和大規模篩查藥物成效,這些高端科技可能耗時更多。很多病人確診後會焦急為何治療未能即時展開,實情是醫生要獲取更多資料找出最好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當然,最好的個人化治療也必須是動態的,醫生需要根據病人的狀態和腫瘤的變化,實時和及時調教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