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smart-post-show-pro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admindc – Page 2 – Metrodailyhk

Author: admindc

K.O. 腫瘤筆記-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專欄

K.O.腫瘤筆記

患癌無小事,癌症對絕大部份人來說都是一生中最大的挑戰!自從前美國總統尼克遜向癌症「宣戰」之後,很多人喜歡用上「戰爭」來比喻抗癌的過程,但癌症治療過程中牽涉的醫學決定、個人意願、期望以及對生命的價值觀等種種不同考量,又絕對非只論「輸贏」的戰爭可比!再者用充滿軍事意味的字眼或會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產生無形的壓力:是否只有用上最進取的治療方案才可稱為「癌症鬥士」?又或是選擇較溫和方案或紓緩治療的病人便是「失敗者」? 抗癌是歷程,不是戰爭。我從來都不會說什麼戰鬥到最後,反而是要讓病人及家屬知道我作為醫生能怎樣陪伴和支持他們走過這段路!還記得患上晚期大腸癌的病人L確診時已將近80歲,第一次見面時已明確表示願意治療,但怕辛苦亦絕對抗拒過於進取的治療,所以化療都以簡單、減量的方案為主,雖然不能根治而病情會有反覆,間中亦要配合小手術或局部電療輔助控制病情,幸好這些治療似乎都沒有觸及他「過於進取」的底線!一轉眼已過了七、八年,他撐着拐杖仍能每個早上跟老友飲茶、堅持每天返公司走一趟,家人還怪他太百厭了! 癌症治療並沒有輸贏,存活日子長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無論時間多少也要活得精彩! 臨床腫瘤專科林嘉安醫生

K.O. 腫瘤筆記-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專欄

香港人癌症健康素養的反思

價值不菲的抗癌「𥔵療」、「腦區治療」和「荷爾蒙回春療法」,大家到底是對其嗤之以鼻還是趨之若鶩呢?這都不是傳聞,而是新聞,悲劇還在重複發生! 香港防癌會剛發佈了《癌症患者與照顧者癌症健康素養》的問卷調查結果,成功訪問人數超過230人,當中近六成受訪者為癌症患者,約四成受訪者擁大專或以上學歷。調查發現他們在確診後三個月內平均接收超過90項癌症相關資訊,但當中不足三成來自醫護人士或機構,結果八成受訪者表示未能判斷大部份網上癌症資訊的真確性,亦有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曾因腫瘤科醫生會診時間不足而無法解答所有疑難,最終大部份受訪者只能根據「常理」判斷,並寧願相信病友的親身經驗或「多Like / Share」的癌症資訊!由於pat,惶恐的心情和緊絀的醫療資源,不難理解這些癌症病人在跟隨「常理」或「Like/ Share數」這些可信度參差的資訊作決定後,四成人表示會感到不適或會因與家人持有不同意見而產生磨擦,甚至有超過兩成人感到後悔! 「癌症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 是指一個人獲取、理解、分析和應用癌症相關健康信息的能力。要提高癌症健康素養,大家平時要多留意和閱讀健康相關資訊,以免一旦生病時被海嘯式的資訊衝擊惶恐的心情而藥石亂投;亦要認清資料來源,集中瀏覽政府或公信力較高的網站;醫生和病人都不可能有無限的時間,所以見醫生之前要預備好自己想問的問題和準備好自己的病歷,盡量在有限的時間提升診症的質素。不良的醫療手法時有聽聞,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 要避免這些騙徒、神棍得逞,大家必須裝備自己,提升健康素養! 臨床腫瘤專科林嘉安醫生

K.O. 腫瘤筆記-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醫生, 專欄

潮語:「癌症健康素養」

這天姑娘開門進來時有點慌張:「你的病人和太太在外面吵得很厲害,你看看要不要開解一下?」待得病人N和太太進來,目測相安無事、恩愛如昔,細問之下才腼腆說出是為了早餐的一塊牛扒而吵架,「戒口」這議題已差不多成為他們每天爭拗的導火線!剛確診末期腸癌兼肺轉移的病人L突然改變主意,決定不接受鏢靶藥和化療,因為她說自己在商界打滾多年,認識不少奇人異士,這次經朋友引見曾醫好不少富商名人的隱世神醫,並已開始服用抗癌妙方! 以上都是真人真事,實際上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不能盡錄!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病人及家屬除了網上「Dr Google」的意見,還要接收從各方親朋好友轉發過來的海量資訊,對已經心亂如麻的病人及家屬來說,並不容易作出合適的決定,甚至有諱疾忌醫或藥石亂投的情況發生。 「癌症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ry) 是指一個人獲取、理解、分析和應用癌症相關健康信息的能力,有研究顯示健康素養較高的病人會有較好的生活質素、較少的心理壓力及治療相關副作用。關鍵當然是如何提升癌症健康素養!簡單的建議是要多跟主診醫生溝通,不過一般診症時間較短,所以病人要提高診症時的效率,在見醫生前應先預備好完整病歷和記低想問的問題;在接收或發放資訊時亦要提高警覺,認清資料來源是否可信(例如: 並不是多轉發或多like便可信)?內容是否和自己的病情相關(例如:肺癌病人就不能照單全收乳癌病人的治療方案)?數據是否最新(例如:要留意訊息發佈日期)? 香港防癌會每年12月第二個星期日都會舉辦「香港癌症日」,同期亦會以不同的癌症相關主題向病人及家屬作問卷調查,今年的主題便是癌症健康素養,調查結果將於12月初發佈。到底香港人普遍的癌症健康素養如何?大家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香港防癌會 https://www.hkacs.org.hk/en/ 臨床腫瘤專科林嘉安醫生